聚焦型光场成像技术研究及其在形貌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测量是光、机、电三者高度结合的高科技。最初的光学测量仅限于对光线的控制及追迹,采集的信息量低、系统效率低下。光学成像凭借其高速、精确、非接触等特点,其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光学测量技术,为光学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物、医疗、军事等领域。基于光学成像的光学测量本质上是通过成像系统采集目标的图片,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其中提取目标形貌信息的过程。因此,获取目标图像、提升采集图像质量并提高与目标的相似度是光学成像测量的关键。光学成像按照目标图像的获取方式可分为传统成像及光场/计算成像两大类。对于传统成像系统,其核心部件为镜头及面阵探测器,设计、加工、装调完成后结构很难改变,成像过程为物方场景的简单复制,信息量单一,丢失了大量有效信息。相比之下,光场成像系统并无固定结构,各部件间可互相调节,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不再是获得一个具有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信号,而是仅采集图像理解算法需要收集的信息,实现“从二维到信息”的跨越。区别于传统成像技术,光场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学成像手段,通过对光场空域和时域参数的调控,可以有效地调制光信号的时序、相位、振幅、波前、色散等各项特性,从而获得传统成像系统无法获取的编码光场或高时空分辨率的光学图像。使用获取的高维或编码的光场信息,可以计算重构物方空间如深度、角度、轮廓等各种物理量,这必定会拓宽光学成像系统的适用场景进而更好地应用于光学测量中。然而,现有基于图像的光学测量大多基于传统成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某些物理量测量中,现有的光学测量已不能够满足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要求。且现今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在深海等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对目标的形貌进行探测,在极暗或高浑浊度环境中传统成像技术将无法获取目标信息;此外,传统光学系统视场有限,处在视场外的目标信息将会丢失,大幅降低测量范围及精度;另外,单个传统成像系统无法实现对立体目标三维信息量的采集,需要至少两套系统相互配合,这就造成复杂程度较高,标定校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压缩感知单像素成像技术、压缩感知计算重构、距离选通、数字重聚焦、深度面图像及焦点堆栈计算重构、深度图计算等多个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聚焦型光场成像技术的二维及三维目标重构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包括却不限于以上列出的传统测量技术存在的各项问题。文中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首先,针对单像素成像中计算重构这一关键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依托于压缩感知的高速、高准确度的重构方法,为之后的系统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对于透射式及反射式二维目标成像,给出了相应的主动模式单像素成像模型,基于成像模型搭建了对应的主动式单像素探测系统,利用获取的离散采样值实现了二维目标的计算重构。在目标成功重构的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影响系统重构质量的系统及环境因素。在系统因素方面主要探讨了单像素探测器有效像元面积、微反射镜阵列配置、采样次数及观测图样类型对系统重构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环境因素的分析,引入了激光回波方程及介质透过率方程,通过理论和实验两个维度分析了介质浑浊度、目标距离及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对环境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该成像系统可在高浑浊度、宽工作温度范围下对目标进行采样探测,具有超高的噪声及温度容忍度。为进一步说明单像素光场成像技术的优势,搭建了与之对比的传统成像系统,对不同浑浊度水体中目标重构质量进行了对比。(2)其次,围绕处于非视距环境中的二维目标探测问题展开被动模式单像素成像技术的理论及系统搭建研究。考虑遮挡目标的特殊性,为抑制杂散光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基于距离选通的同步控制系统,对各仪器之间的逻辑激发关系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基于以上研究,搭建了适用于遮挡目标探测的单像素系统,利用系统采集的稀疏信号,实现了对置于视线以外二维反射式目标的探测及重构。实验中发现激光脉冲在目标表面反射时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各向异性反射,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基于上一部分激光回波方程进行了进一步推导,得出了含有目标表面特性的激光回波方程,通过大量像质对比实验分析所得方程的正确性。此外,搭建了基于传统成像系统的遮挡目标探测系统并对探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3)最后,在两种类型二维目标不同环境中探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标三维信息中深度面图像获取这一关键性问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分别为基于透镜阵列的四维光场处理和单像素成像的目标探测。基于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单次采集即可获取物方空间四维光场信息的性质,结合焦点堆栈模型及切片投影定理,提出了一种滤波反向投影算法,该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通过四维光场信息获取焦点堆栈,同时对四维光场信息的视角重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采集系统,通过对所采集的四维光场图像进行焦点堆栈重构及视角变换,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此外,结合主动式单像素及时间飞行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维目标单像素成像探测方法,建立了探测模型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对三维目标进行探测。本文以光场成像为主线,通过从二维到三维、从暴露到遮挡、从算法到实验三个维度将光场成像中的关键理论及现实应用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对光场成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将乌龙茶摇青工艺加入传统绿茶加工工艺中,可解决绿茶夏茶苦涩味较重的问题,生产出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的高香绿茶。
近来有的文章对僧格林沁评价颇为偏颇,我认为:对古人的功与过应该辩证地看,不能苛求于古人。 僧格林沁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历史人物。作为清朝封
资深音乐学家高士杰教授五十多年来,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领域中勤奋耕耘,笔耕不缀,在他发表的文章和著述中,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断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为我国
植物内生菌作为微生物中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内生菌在农牧业生产和环境净化方面应用的良好表现,而且还为新药研制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植物内生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浩如烟海,历代文人墨客都重视艺术作品的自我创新,对文人绘画推崇备至。但是反映民族风情的绘画作品,却很少被载入史册。在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1999年春季拍
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独立意味着科学将原属其母体即哲学的部分知识领地据为己有,这种渊源和发展态势,决定了“科哲”之间的关系难免纠缠和对立。中国学
太湖石常与园林相伴相生,不仅在园林中经常出现,在诗词和元杂剧中也是文人所经常描述与表现的对象。"瘦""漏""皱""透"是其相石标准又是美学原则。太湖石不仅在园林中真实可观
<正>在匀强电场中,不考虑重力作用时,带电粒子受到大小恒定、方向不变的电场力作用,粒子的运动情形与重力场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形类似——初始速度与电场方向不共
研究了四种pin二极管电阻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二极管结面积的大小,也就是二极管结电容的大小,影响着二极管的表面复合和二极管的载流子寿命,决定了二极管的温度性能。器件的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双功能剪力墙结构.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该体系的力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