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与股价崩盘风险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司行为同伴效应的研究逐渐兴起。人们已经发现许多公司行为不仅仅会受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公司的影响。以往的一些文献指出,同伴公司的行为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传统研究中的公司特征因素,这促使学者们开始从同伴效应的角度探索公司行为决策的动因,并关注同伴效应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大量公司行为同伴效应的研究成果中,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虽然已经得到证明,但不同情形下盈余管理同伴效应的异质性还未进行充分讨论。以往针对其他公司行为同伴效应的研究已经指出,不同公司行为在不同情况下同伴效应的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盈余管理同伴效应在不同情形下的传播和后续影响的差异,对深入理解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利用或阻断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同伴效应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可能的后续影响未被充分关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在经济金融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股价崩盘这一经济现象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盈余信息直接关系到公司股价,盈余管理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是否会导致股价崩盘,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本文从盈余管理同伴效应的角度出发,验证了盈余管理同伴效应的存在性,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以及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试图找到公司股价崩盘的可能诱因,以帮助监管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更有效地预测、预防股价崩盘。本文利用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首先验证盈余管理同伴效应的存在性,接着考察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公司地位和环境不确定性两种因素影响下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同伴效应和地区同伴效应,同行业(地区)其他公司平均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自身的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2)环境不确定性、公司地位对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有显著影响,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时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也随之增强,居于行业或地区领导地位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更强的同伴效应;(3)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与股价崩盘风险密切相关,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不仅仅受自身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且受影响的程度与同伴公司的地位、公司所处的环境不确定性有关;(4)应计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强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同伴效应,同行业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更强的同伴效应。本文可能的贡献有:(1)将公司行为同伴效应的研究范式应用于盈余管理研究领域,为先前学者的理论分析成果提供实证数据支撑,丰富了公司行为同伴效应研究和盈余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2)建立了同伴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本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联系,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相关文献;(3)关于环境不确定性、公司地位影响同伴效应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监管部门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监管降低全行业(地区)的盈余管理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这是1990年行政诉讼法施行24年以来的首次修改。新法施行后,引起了学术界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修改亮点多达十余个。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确立,是此次修法众所瞩目的焦点,并且明确规定于法条之中;例如,新法第51条明文规定了(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诉状)法院应当登记立案的表述,这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立案审查制向立案登记制的正式转变。立案作为司法程序的首
在当前全球掀起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创新具有的正外部性和高风险特征以及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陷入研发投入动力不足和研发融资困难的双重困境,造成“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如何有效运用政府补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是适应把握科技革命浪潮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企业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获得了大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如何配置家庭金融资产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以来,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住房资产已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形式,是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考量之一。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不到总资产的25%,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住房资产占比超过70%。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居民有强烈的购房意愿。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指出,自2006年
司法解释是备案审查制度涵盖的重要对象,但实践中司法解释接受审查数量小于备案数量,司法解释尚未得到全面监督,同时学界对司法解释的备案审查制度研究较少。从宪法和立法法角度研究我国司法解释的备案审查制度,既可明晰司法解释备案审查的规范,增强审查实效,实现立法监督和维护法制统一的目的,又可促进司法解释的规范化,统一司法适用,维护司法公正。在探讨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之前,需要了解我国备案审查
名士,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拥有“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方式介入政局。春秋战国名士纵横天下,东汉名士清谈政治,明末清初名士著书立说,晚清名士寄身幕府,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赵凤昌正是以名士身份在政坛发挥重要作用。赵凤昌早年以游幕为主,曾出入姚觐元、张之洞幕府并深受信任,中年时期因被弹劾离开张幕府,告别官场并赴上海定居。早年的游幕经历为赵凤昌成为名士奠定了深厚
Interpersonal mistreatment at work often occurs in the presents of third parties,however,not much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examining effects of witnessing incivility.Employees who obse
学位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多年来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乡村是政府执政的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治理有效”的工作要求。2020年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年份,因为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农村面临的就不是如何振兴的问题,而是振兴之后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人才问题始终是我国乡村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而这背后的实质是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华文写作的流散女作家们笔下有一个相似主题,即对于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之间恋情故事的书写,笔者将其称之为“黄白性恋”。“黄白性恋”故事在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作为东西文化交往的凝聚点,体现了流散女作家群体的思维趋向和意识诉求,本文以“黄白性恋”故事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和东方主体性书写为主要框架,研究了华文流散女作家对于构建东方主体话语,反叛西方话语霸权的意图与尝试,通过东方话
隐性辍学是指有辍学的前期或后期表现,毕业时未能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但仍然保留有学籍的个体或群体教育状况。在当前我国已经做出了“城乡一体,重在农村、体现积极差异”的教育战略抉择背景下,本文以农村少年隐性辍学问题及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为考察对象,从法社会学视角,适当运用实证的方法,对隐性辍学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就隐性辍学问题的法律解决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对策。第一章分析了隐性辍学的现状,对隐性辍学形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