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临床调查方法,分析冠心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探讨冠心病中医体质类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差异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体质调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出105名符合要求的冠心病患者。参考中华中医药协会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体质分类标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体质类型。同时在广州军区总医院体检人群中筛选出2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血瘀质29例(27.6%)>气虚质21例(20%)>痰湿质14例(13.3%)>湿热质11例(10.5%)=阴虚质11例(10.5%)>阳虚质9例(8.6%)>气郁质5例(4.8%)>平和质3例(2.9%)>特禀质2例(1.9%)。2.冠心病男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冠心病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体质类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冠心病中医各体质类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各体质类型之间两两比较,血瘀质与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瘀质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根据体质类型调查结果,将病例分为邪实质及虚弱质两种体质类型。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患者合并为邪实质组,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患者合并为虚弱质组。邪实质组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虚弱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在冠心病患者体质类型中分布最广。2.冠心病男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患者。3.冠心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冠心病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5.血瘀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阴虚质组、阳虚质组、气郁质组、特禀质组、平和质组冠心病患者。6.邪实质组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虚弱质组冠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