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1)探讨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角色的体验。(2)汉化适用于急诊专科护士的调查问卷。(3)比较医护人员对急诊专科护士角色认识的差异。2.方法2.1质性研究:广东省三甲医院急诊专科护士角色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了18名广东省三甲医院的急诊专科护士(3个焦点小组),并对访谈结果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2.2专科护士角色调查问卷的汉化经作者授权后严格遵循翻译-回译原则汉化原问卷《Nurse Specialist Role Questionnaire》,经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专科护士角色调查问卷,并检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2.3量性研究:广东省27家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对急诊专科护士角色的比较研究。以汉化的专科护士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广东省各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长,专科护士,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3.结果3.1质性研究该研究关于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角色体验得到5个主题:角色的认可度明显提高;角色的表现不均衡;部分角色表现低于期望值;角色的职责与分工不清晰;角色的考评与激励管理不健全;角色的发展方向不明确。3.2问卷的汉化中文版专科护士角色调查问卷共有五个维度:管理角色、临床实践者角色、顾问者角色、教育者角色、研究者角色;问卷共有54个条目。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重要性”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3,重测信度为0.859,“频率”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0,重测信度为0.930。3.3量性研究专科护士角色问卷的“重要性”部分,各种角色平均分为:顾问者(3.87±0.52),教育者(3.99±0.38),研究者(3.87±0.57),管理者(3.78±0.50),实践者(3.91±0.53)。通过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五种角色的重要性认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对医护人员的认识进行比较,其中20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调查组在专科护士角色问卷的“频率”部分,各种角色平均分为:顾问者(2.66±0.52),教育者(3.97±0.37),研究者(2.50±0.68),管理者(2.63±0.48),实践者(3.72±0.62)通过秩和检验比较,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五种角色的执行频率认识的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医护人员的认识进行比较,其中22项有统计学意义。4.结论4.1急诊专科护士应立足于临床实践来发展各种角色,专科护士的岗位、管理机制、职业架构都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4.2中文版专科护士角色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专科护士角色的测评工具。4.3医护人员对急诊专科护士各种角色的重要性和角色开展频繁度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在临床开展得最好的是教育者角色,最差的是管理者角色,在医护人员间的认识的对比分析中,专科护士与护士对角色开展频率的认识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