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 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侵害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家禽传染性疾病中危害最严害的疫病之一,由于对世界养禽业危害极大,故被国际兽疫局确定为Ⅰ类传染病。 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中,疫苗是减少易感人群而被最广泛采用和最有效的途径。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对于鸡新城疫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疫苗免疫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防病的迫切需要是疫苗发展的动力。回顾过去,人类已产生了许多制备疫苗的方法与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疫苗技术主要分为三种:(1)减毒、灭活疫苗,(2)亚单位疫苗,(3)核酸疫苗。活体疫苗存在着病原性复活的危险,而亚单位疫苗由于不能在宿主体内复制而排除了这种危险但引起的免疫强度较小,通常需要免疫佐剂或给药系统来加强其免疫反应性。核酸疫苗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备疫苗新技术。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插入某种表达载体中并直接导入的动物体内,表达抗原蛋白,并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免疫应答的革命性的新型疫苗。专家一致认为核酸疫苗将成为疾病防治中的有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它将在一种疫苗预防多种疾病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主要进行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核酸疫苗的研究,它包括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DNA体外真核细胞的表达,并对小鼠机体免疫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质粒DNA体外转染到Hela细胞后成功表达出新城疫病毒F糖蛋白。将构建的基因疫苗pc3.1F大量提取和纯化,采取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途径、不同剂量免疫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F基因表达产物的抗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疫苗pc4.0F和pc3.1F均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其中pc4.0F的表达量比pc3.1F高。免疫结果显示,采用2种免疫途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3个剂量(10μg、50μg和100μg)免疫BALB/C小鼠,在被检测的15周内,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组均可产生抗体,抗体的产生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50μg/只和100μg/只明显优于10μg/只,而100μg/只与50μg/只相似(肌肉注射)甚至稍低(腹腔注射)。 此外,本文还进行TAT-抗原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pTAT-D26F重组子,为以后研究TAT转运多肽介导抗原蛋白穿透小肠粘膜产生免疫反应和研究TAT转运多肽介导透皮给药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