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心智健全,发展正常,由于学习数学能力缺失和受阻碍,在学习上,暂时不能达到数学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学生。本文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学困生 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激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状态下,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很难的,因此,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出发,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性以及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缺乏意志失去兴趣是首要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程度。一个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内心就会有无穷动力,学习中其认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就强,学习起来就相对显得容易,信心也会越来越足,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中,自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反之就直接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爱好是兴趣的最好老师,但只有爱好而缺乏意志,也难以将兴趣保持下去,所以,意志是学习当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2.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是造成绩下降的主观原因
  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小学学习,其思维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直接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过渡,并且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变化过程比较快,这造成了很多学生不习惯,一时跟不上,造成分化。学生不善于抽象思维,尤其是对于字母表示数,出现了代数式,产生了不能肯定的现象,其原因,除个别学生有个体差异,关键是抽象思维没有培养出来,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不起来。所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不改变或者改变不彻底,是造成学习下降的主觀原因。
  3.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是造成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不连贯、知识有断层,造成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给以后的学习制造了障碍,长期下去,学习就会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能动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学习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很多,首先要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工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比要的;还要利用教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充分发挥趣味教学的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有一部分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因此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就是设法是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法、学有得。在教学中,我从兴趣教学人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培养讨论的习惯,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小组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课时小结慢慢过渡到章节小结;培养阅读习惯,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后回答,看谁回答的全面,课后阅读,看谁体会深,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3.强化抽象思维训练
  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掌握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有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基础。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的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习惯。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学困生的出现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始终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向学生倾注所有的爱心和耐心,认真总结教学上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相信我们的汗水一定会得到回报的,一定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出现人数,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出发,吸取了当代知识观合理成分,对知识和知识教育进行了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诠释。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物理教师怎样贯彻新课程理念,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
摘要: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发展体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才能更顺利地达成各水平段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基本技术 教育社会化 社会教育化 高效课堂  中专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学大纲不断发展改革到今天的新课程标准,在内容形式上有了更大的转变。打造体育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只有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
摘要:情感教育在陶冶情操、密切师生关系、健全学生个性和因材施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进行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  关键词: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学 必要性 积极  一直以来,情感教育作为初中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已经融入了各个年级的政治课堂之上。而且随着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美育的培养也被提上日程。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一、以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因此
摘要: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如期而至,每年这个时期的高三学生都会陷入紧张的备考之中,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争分夺秒的复习中实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来谈几点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策略,希望以此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三 地理 复习 教学策略  一、分析历年高考题型抓住复习重点  历年高考题型无疑是高考复习最有利的指挥棒,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积极运用好
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使我感悟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学生身上倾注满腔慈母般的爱心、无微不至的细心、平等交往的诚心,倾听沟通的耐心和给自己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