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如期而至,每年这个时期的高三学生都会陷入紧张的备考之中,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争分夺秒的复习中实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来谈几点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策略,希望以此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三 地理 复习 教学策略
一、分析历年高考题型抓住复习重点
历年高考题型无疑是高考复习最有利的指挥棒,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积极运用好这根指挥棒,帮助学生详细解释分析每道地理高考题型,做到举例反三,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实现难点、重点个个击破。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就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结合高考真题,找出复习重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帮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又比如,初中地理知识的核心以“常识性”为标准来衡量。譬如中国地理中,基本的国情与区域差异,尤其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宏观差异应属于“常识性”知识,这里也应包括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地形区(如主要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松花江、淮河、塔里木河、京杭大运河等)、大城市(我国首都、我国最大城市、东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长江沿岸主要城市、陇海—兰新沿线的主要城市等)等的空间位置及主要特征,而小范围的省区内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似不宜列为核心。在世界地理中,应该主要掌握有“世界意义”的常识性知识,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但由于温带的大陆东西两岸为人类分布的密集地,因而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疑应当重点掌握。
二、重视复习方法实现步步为营
1、研究《考试大纲》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应该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重点研究《考纲》的要求与变化,把握教学与考试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地感受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进入一种“高考复习”的状态,这是高效复习的必要前提。
2、以专题复习为主形成知识网络
专题复习是复习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是对主干知识的深化,形成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对高中的地理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触类旁通,实现最好的复习效果。
3、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我们高三年级同学而言,地理学科往往会很难,总是有许多难题,不但不会做,甚至都看不懂。同学们也都知道,地理并没有那么简单,有许多知识与其它学科甚至是理科性的科目关系密切。如:地球自转意义中的地方时计算,地球公转影响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气运动中的全球性大气运动等,这些问题均涉及了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在复习过程中靠死记往往很难奏效,只有真正深入地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难题。
4、要注意与文综内其它学科的联系
到了高三地理复习的后期,我们复习地理时往往不能太过局限于本学科了,还要同时联系历史、政治学科加以复习,找出三门学科中的一些共点,也就是特别容易发生关联的地方。在历年的高考文综题中总会有几个学科综合题的,要么是地理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要么是在历史背景下的政治问题,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特点,综合起来考虑,答起题来会更容易。
三、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高三学生在复习高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疲惫的状态,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让高三考生在一种积极奋进的状态中积极备战高考。
在人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一种要成功的信念,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有意的适当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教师可以在介绍地理学的知识和概念时,穿插讲解一些地理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在收获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一种激情、一种奋进、一种热爱生命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例如教师可以把充满煽动力的励志故事融入课堂,让课堂变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坚信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励志教育分为三大块内容。一是讲述教师个人的奋斗经历,通过传递教师个人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二是在课堂中穿插讲述别人的故事或者那些有励志色彩的小故事来激励学生,如:雄鹰和蜗牛的故事:“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一瞬间就能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我们大部分人也许不是雄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蜗牛的精神,我们可以不断地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俯视和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样的语言可以像燃料一样输入学生生命的发动机,使学生在高三复习中产生奋发向前的冲动。三是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动,比如教师客服困难为学生讲课。
四、强化训练,模拟实战
考试模拟,是检验学生复习成果的最好的查漏补缺的机会。只有通过大量的考试模拟训练,高三地理教师才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复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也只有通过每次考试模拟,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从而明确复习重点,做到查漏补缺。
在练习了一定的习题量后,要对过去的错题进行过关,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考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得深入透彻,下笔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
关键词:高三 地理 复习 教学策略
一、分析历年高考题型抓住复习重点
历年高考题型无疑是高考复习最有利的指挥棒,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积极运用好这根指挥棒,帮助学生详细解释分析每道地理高考题型,做到举例反三,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实现难点、重点个个击破。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就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结合高考真题,找出复习重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帮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又比如,初中地理知识的核心以“常识性”为标准来衡量。譬如中国地理中,基本的国情与区域差异,尤其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宏观差异应属于“常识性”知识,这里也应包括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地形区(如主要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松花江、淮河、塔里木河、京杭大运河等)、大城市(我国首都、我国最大城市、东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长江沿岸主要城市、陇海—兰新沿线的主要城市等)等的空间位置及主要特征,而小范围的省区内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似不宜列为核心。在世界地理中,应该主要掌握有“世界意义”的常识性知识,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但由于温带的大陆东西两岸为人类分布的密集地,因而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疑应当重点掌握。
二、重视复习方法实现步步为营
1、研究《考试大纲》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应该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重点研究《考纲》的要求与变化,把握教学与考试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地感受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进入一种“高考复习”的状态,这是高效复习的必要前提。
2、以专题复习为主形成知识网络
专题复习是复习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是对主干知识的深化,形成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对高中的地理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触类旁通,实现最好的复习效果。
3、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我们高三年级同学而言,地理学科往往会很难,总是有许多难题,不但不会做,甚至都看不懂。同学们也都知道,地理并没有那么简单,有许多知识与其它学科甚至是理科性的科目关系密切。如:地球自转意义中的地方时计算,地球公转影响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气运动中的全球性大气运动等,这些问题均涉及了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在复习过程中靠死记往往很难奏效,只有真正深入地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难题。
4、要注意与文综内其它学科的联系
到了高三地理复习的后期,我们复习地理时往往不能太过局限于本学科了,还要同时联系历史、政治学科加以复习,找出三门学科中的一些共点,也就是特别容易发生关联的地方。在历年的高考文综题中总会有几个学科综合题的,要么是地理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要么是在历史背景下的政治问题,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特点,综合起来考虑,答起题来会更容易。
三、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高三学生在复习高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疲惫的状态,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让高三考生在一种积极奋进的状态中积极备战高考。
在人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一种要成功的信念,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有意的适当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教师可以在介绍地理学的知识和概念时,穿插讲解一些地理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在收获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一种激情、一种奋进、一种热爱生命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例如教师可以把充满煽动力的励志故事融入课堂,让课堂变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坚信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励志教育分为三大块内容。一是讲述教师个人的奋斗经历,通过传递教师个人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二是在课堂中穿插讲述别人的故事或者那些有励志色彩的小故事来激励学生,如:雄鹰和蜗牛的故事:“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一瞬间就能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我们大部分人也许不是雄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蜗牛的精神,我们可以不断地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俯视和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样的语言可以像燃料一样输入学生生命的发动机,使学生在高三复习中产生奋发向前的冲动。三是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动,比如教师客服困难为学生讲课。
四、强化训练,模拟实战
考试模拟,是检验学生复习成果的最好的查漏补缺的机会。只有通过大量的考试模拟训练,高三地理教师才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复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也只有通过每次考试模拟,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从而明确复习重点,做到查漏补缺。
在练习了一定的习题量后,要对过去的错题进行过关,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考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得深入透彻,下笔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