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比值变化,及其脐动脉血流比值的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并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127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5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4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门诊及住院无妊娠并发症孕产妇2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对照组病例均排除内科合并症及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血流参数S/D值、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随访产后胎儿和孕妇情况;将子痫前期患者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胎盘重量、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母体腹水发生率与对照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脐动脉血流比值呈增高趋势,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脐动脉血流S/D、RI、PI值增高趋势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S/D、RI、PI值呈明显增高趋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脐动脉血流比值的增加,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F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胎盘重量及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变化不明显,结果无统计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胎盘重量、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呈明显减低趋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F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结果有统计意义(P <0.05)。3.随着脐动脉血流比值的增加,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母体腹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母体腹水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呈明显增高趋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4.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出现的胎儿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缺失,反映了胎儿-胎盘循环功能已受到严重损害,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母体腹水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1.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脐动脉血流S/D、RI、PI值逐渐升高。2.随着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比值升高,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母体腹水发生率逐渐升高。3.当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缺失表明胎儿已处于严重缺氧阶段,在除外胎儿畸形情况下,胎儿又具备体外生存能力的,应及时终止妊娠,使胎儿摆脱不良的宫内环境,进行体外治疗。4.胎儿脐动脉血流S/D、RI、PI值测定可作为反映胎盘功能及预测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