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分析女性尿道憩室的历史与目前的诊疗情况,结合我院的临床病例,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探讨女性尿道憩室的诊疗标准,提供临床依据以提高临床关注度,降低该病漏诊误诊率,并对现有的手术方式进行新探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在国内“四大数据库”、国外数据库Pub Med上搜索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文献中有女性尿道憩室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描述”作为纳入标准,“文献中无女性尿道憩室病例、无患者具体临床症状”作为排除标准,并结合本院诊疗病例,从四个部分进行数据定量/定性分析:1、国内女性尿道憩室的诊疗分析;2、国外女性尿道憩室的诊疗分析;3、对本院诊疗情况进行分析;4、将国内外及本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女性尿道憩室的临床发文量、关注度、临床症状、诊疗状况、预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一、国内文献数据统计分析:国内女性尿道憩室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时间为1965年,至2018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总共53年,搜索到相关文章46篇,明确诊断为女性尿道憩室的病例数,即有效病例数共计387例,所有文章皆为描述性论文,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等级不高。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章发表地区发文量、发表内容分类得出:女性尿道憩室临床认知度、关注度不足;从各症状出现频数分析得出:尿道刺激征伴排尿困难,同时存在阴道前壁肿物、挤压阴道前壁时尿道溢液(挤压征阳性)时应高度怀疑为尿道憩室,结合影像检查基本可以确诊,手术为最佳治疗方式。二、国外近十年内有关女性尿道憩室的所有文献统计分析,相关的论文共计37篇,有效病例数375例,未见随机对照研究报道,从发表地区来看,世界各地对女性尿道憩室的认知度、诊疗水平高低不一;从症状频数分析来看,国外女性尿道憩室病人主要为反复尿路感染,伴排尿困难,多数合并尿失禁,大部分病人体检时可扪及阴道前壁包块,但对挤压征少有描述,手术方式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式多样,无各术式的效果比较。三、本院共10例女性尿道憩室病例,其中4例曾被诊为尿道旁腺囊肿,2例患者被漏诊后于我院确诊尿道憩室。大部分患者都存在尿道刺激征,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目前未见复发,1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后至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四、综合合成国内外及本院的有效病例数进行分析,共772例。对772例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诊疗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国内外患者的两种体征表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国内患者与本院患者的体征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内外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症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表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第一、女性尿道憩室在目前应该属于一个尚无定论的形态学的诊断,在病理组织学报告上尚未确定时,建议采用“女性尿道憩室样变”作为初步诊断。第二、女性尿道憩室样变的诊断要点包括:存在反复尿路刺激征、排尿困难的临床表现,体查阴道前壁可触及肿物以及挤压征阳性,高度怀疑尿道憩室样变的患者予以完善影像学检查如尿道镜、尿道造影等进一步判断病情。第三、女性尿道憩室样变的精准诊断应依靠病理组织学,根据憩室壁组织的肌层与上皮细胞决定。第四、女性尿道憩室样变的治疗原则基本一致,切除憩室样组织,恢复尿道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