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评价联合应用rhGM-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与藻酸盐敷料治疗中老年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有关作用机制,评估将其作为一种治疗中老年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非手术疗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选择于2011-05至2013-05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60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各15例。分组如下:rhGM-CSF凝胶+藻酸盐敷料+凡士林纱布治疗组(A组);rhGM-CSF凝胶+凡士林纱布治疗组(B组);藻酸盐敷料+凡士林纱布治疗组(C组);凡士林纱布常规治疗组(D组)。试验周期设为8周。观察记录各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2,3,4,5,6,7,8周各时相点的创面渗液量、创面色泽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情况、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以及治疗后8周各组的创面痊愈率、有效率。结果1.创面渗液量:入组治疗前各组创面渗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后,各组创面渗液量均呈减少的趋势,各时相点组间创面渗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周,A组和C组创面渗液量均少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8周,A组、B组和C组创面渗液量均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体观察:入组治疗前各组创面色泽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后,各组创面基底均呈现出由黄白色苍老肉芽向鲜红色新鲜肉芽转变的趋势,治疗后3-8周,各组间创面色泽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4周,A组和B组在创面色泽、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情况方面均好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8周,A组、B组和C组在创面色泽、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情况方面均好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创面疼痛程度:入组治疗前各组间创面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后,各组创面疼痛程度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时相点组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周,A组和C组创面疼痛程度均低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5-8周,A组、B组和C组创面疼痛程度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创面愈合率:治疗后1周,各组间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8周,各组间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D组,其中A组创面愈合率最高,其后依次为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8周各组的创面痊愈率及有效率:治疗后8周,各组间创面痊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创面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D组,其中A组创面痊愈率及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试验过程中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GM-CSF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中老年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有协同互补作用,不仅能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加速再上皮化,促进创面愈合;还能明显减少创面渗液量,减轻换药时创面疼痛,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护理质量;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将其作为一种治疗中老年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的非手术疗法既安全又有效,具有临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