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一类由于氨基酸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其中以苯丙酮尿症(PKU)最为常见,出生时不发病,3~4个月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体能和智能的损伤,通过分析、总结2005~2011年长春地区新生儿HPA的筛查情况,探讨、分析长春地区的筛查率、发病率及存在的问题、对策等,使更多的新生儿享有法律赋予的这项筛查权益,使患病儿得到尽早的诊断与治疗,提高长春地区出生的人口素质。方法对234950例新生儿的血标本进行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喂足8次饱奶以上采集血标本,制成滤纸干血片,化验室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干血片中的苯丙氨酸(phe)浓度。Phe切值为1.9mg/dl(114umol/L),第一次筛查值Phe≥1.9mg/dl(114umol/L)为可疑阳性标本,进行电话召回复查。复查筛查值Phe≥1.9mg/dl则通知再次采集患儿足跟血、制成干血滤纸片,和尿标本一起邮至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检测,进行分型鉴定。结果筛查的234950例新生儿中,确诊患儿63例,发病率为2.68/万(1/3729)。PAH缺乏型为60例,其中轻度患儿23例,占患儿的构成比为38.33%,中度患儿18例,占患儿的构成比为30.00%,重度患儿19例,占患儿的构成比为31.67%。BH4缺乏型为3例,占HPA发生率的4.76%。男性患儿为33例,发病率为2.68/万,女性患儿为30例,发病率为2.69/万。结论长春地区HPA的发病率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个县(市)区发病率差别较大,外县的可疑阳性确诊率高于城区的可疑阳性确诊率,外县的发病构成比大于城区的发病构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