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言”“二拍”是明代话本小说乃至于是中国古典通俗短篇小说中的翘楚,其中存在着大量为城市市民的主体——工商业者立传的“商贾小说”,它们是中国商贾小说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本文以“三言”“二拍”商贾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史”的探讨与“内容”的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商贾小说的变化加以初步的梳理,追溯其渊源,探寻其发轫、成熟、转型和繁荣的具体进程及规律,并从“义利观的转变”、“新四民论的提出”和“商人意识的形成”等方面探讨“三言”“二拍”商贾小说繁荣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借鉴历史学、社会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和成果,通过模式分析、个案分析,围绕“命运”、“人情”、“人性”三大内容,探讨晚明商人经商的艰辛劳顿与风险,解析商人以商业为“本业”的职业观、“重利之念甚于重名”的价值观、“义利兼顾”的义利观;阐明正是在“重利”这一原动力的驱动下,才使得晚明商人不畏艰难,敢于冒险,从而创造出社会经济的繁荣,而商人们以商业作为自己的本业,在经商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本文认为这正是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义利分离”观念的颠覆,也是对“重儒轻商”观念的超越。商贾小说在充分重视利的情况下,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也给予了谴责,并指出正确的求利方式应该是“义利兼顾”。在对商人家庭的爱情、婚姻生活的论述中,本文通过分析超越生死的爱情、失节者的婚姻等内容,探讨商贾爱情故事所抒发的渴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感情,在品味他们美好的婚恋的同时,领悟他们对于束缚人们心灵的礼教的质疑与挑战。本文认为这些作品表明了对人情、人性的尊重,对追求正当欲望的肯定,与此同时,又谴责“人欲横流”的状况。商贾小说提倡的“义利兼顾”、“尊重性情”的新观念,承认人的正当利益、正当欲望,有利于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与创造的活力,有利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从而克服中国传统文化“轻欲”、“去欲”、“罪欲”的缺陷。挖掘商贾小说所阐释的传统的商人文化,对我国这个轻商的国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