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触变细间距无铅焊锡膏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封装的快速发展,使CBGA(陶瓷焊球阵列封装)、PBGA(塑料焊球阵列封装)、QFN(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0201、01005(封装尺寸)及各阻容元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元件安装密度的增加和引线间距的细小化对表面贴装技术及其所用焊锡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锡膏的特定印刷性及抗塌落性已成为目前回流焊接技术发展的重点。而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尤其是在细间距、精细间距和超细间距领域,所用焊锡膏完全依靠进口。论文以高触变细间距Sn0.3Ag0.7Cu无铅焊锡膏为研究目标,通过优化焊锡膏用焊剂组分中的成膜剂、活性剂、溶剂及触变剂和焊锡膏用焊锡粉等,运用丝网印刷和回流焊技术,以及热重分析(TGA)、粘度仪、SEM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焊剂组分中的成膜剂、活性剂及溶剂对焊锡膏的细间距印刷性和焊接性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触变剂、焊锡粉含量及焊锡膏涂覆量对细间距用焊锡膏抗塌落性和焊接性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在以四氢糠醇为溶剂,KE-604与Foral AX-E以1:2组成的复配松香为成膜剂,获得焊锡膏的细间距印刷性能最好,可实现0.41mm的细间距焊盘印刷。(2)复配溶剂采用四氢糠醇与二乙二醇单己醚按1:1组成,成膜剂为KE-604与Foral AX-E以1:2组成的复配松香,细间距焊盘的印刷间距减至0.33mm。(3)采用改性氢化蓖麻油和BE1按1:2组合成复配触变剂,溶剂为四氢糠醇,成膜剂为KE-604与Foral AX-E以1:2组成的复配松香,所得焊锡膏的抗塌落性优良,其细间距焊盘印刷间距可达0.20mm。且焊锡膏的焊点塌落度随着触变剂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复配触变剂含量为6%,并以高温烧入方式添加时,焊点塌落度达到最低水平,为0.290mm。以低温方式添加触变剂时,焊点塌落度进一步减小至0.287mm。(4)焊点塌落度随焊锡粉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焊锡粉含量为89.0%时,焊点塌落度达到最低值,为0.261mm,且焊锡膏涂覆量越少,抗塌落性越好,焊点塌落度最低为 0.253mm。(5)获得最优助焊剂的主要组成为:KE-604和Foral AX-E按1:2组成成膜剂,占助焊剂质量的40%,己二酸和壬二酸以1:3组成复配活性剂,占助焊剂质量的7.5%,四氢糠醇和二乙二醇单己醚按1:1组成复配溶剂,占助焊剂质量的35%,改性氢化蓖麻油和BE1以1:2组成复配触变剂,占助焊剂质量的7%。用该助焊剂与焊锡粉以11:89混合而成的焊锡膏,具有高触变性(触变系数,Ti=0.813),良好的抗冷、热塌落性,其焊点的最小塌落度为0.180mm,且元器件的最小焊接桥连距离小于等于0.06mm,满足细间距焊接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4.0的推进,工业设备的操作培训越来越多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培训成为当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HoloLens设备,以MRTK和Unity 3D为开发引擎设计开发了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相比传统虚拟操作培训系统,其多模态的交互方式真正实现双手的解放,新颖的虚实融合操作培训方案,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真实感体验,提高了操作培训的效率。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
金属板材单点增量成形是一种新型的板材柔性加工技术。该技术在板材成形过程中不需要模具或者仅需要简单的支撑装置、所需成形力小、自动化程度高,适合零件的研发试制和小批量生产,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但是,金属板材单点增量成形质量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因此需要对板料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料变形过程中各部位材料的变形情况及成形
日益增加的订单量和繁琐的订单种类,使得袜企面临了新的市场考验。引进自动化生产,建立健全袜品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个袜企应对机遇挑战的首选。本文基于该背景,分析了袜品行业的国内外研究,针对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在袜品智能生产线设备配置的基础上,对其生产调度系统进行了设计规划,对系统中的核心模块订单信息管理进行了详细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对袜品订单完成时间进行了分析,开发了该模块中的订单分配和设
深孔加工占机械加工孔加工量的40%左右,是机械加工领域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深孔加工中一直存在着加工过程复杂、断屑排屑困难等问题,制约了深孔加工技术的发展。本文以错齿BTA深孔钻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孔钻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成机理、切屑形态、钻削力及钻削温度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实际的内排屑深孔钻削加工过程切削工艺参数的优化和错齿BTA钻头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分析总结了几种
高强度高导电性的铜合金是一类具有优良综合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它广泛应用于电器设备、电力工业、焊接、热交换器等方面。如何使得该类合金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率是国内外一直以来竞相研究的热点。要满足上述的性能,铜合金设计首先需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的协调其强度和电导率之间存在的矛盾。本文主要研究了四种不同Cr含量的Cu-Cr-(Si)合金,利用OM、SEM、TEM观察分析了合金的组织及析出相
钨钛合金因为具有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好,导电导热性能好等优异性能,而经常被做成薄膜材料广泛用于半导体金属连接处的扩散阻挡层。W-Ti合金阻挡层主要由W-Ti合金靶材溅射镀膜而成,在实际应用中靶材的性能尤为重要,而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合金的制备工艺,国内在W-Ti合金制备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以W粉、Ti粉和TiH2粉为原材料,W-1 0%Ti为研究体系,采取机械球磨工艺和真空
钛-钢复合板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海水淡化及造船等行业。由于钛和钢之间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焊接残余应力易导致接头开裂,大量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弱化接头力学性能,熔化焊接难度较大。本文依据过渡区焊缝金属高熵化技术思路,设计熔焊对接TA2-Q345复合板坡口形态及尺寸,通过对复合板结合层熔焊过程数值模拟,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实施TA2-Q345复合板的TIG熔焊对接。分析了接头组织,研究焊接工艺对接头组织及
随着W-Ti薄膜的广泛应用,作为溅射靶材的W-Ti合金的组织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W-Ti合金的组织性能决定溅射后膜的性能。传统的制备方法通常是经过复杂的烧结工艺获得性能良好的W-Ti合金,不利于产品化生产。因此寻求兼顾合金性能良好和烧结工艺简单的制备方法成为当前W-Ti合金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高能球磨结合不同烧结工艺制备了 W-Ti合金,依次研究了烧结方法、烧结温度、Ti含量和W粉粒径对
Cu/Al导电头作为湿法炼锌的核心部件,其界面的电阻所影响的电耗和电流效率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目前,主要采用爆炸焊和铸造法制备Cu/Al复合材料,但爆炸焊和铸造法受其本身技术的限制,在制备过程中噪音大、危险性高、环境污染大等,并且制备的Cu/Al复合材料界面空洞多、裂纹缺陷明显、导电性能差,因此,Cu/Al导电头在服役过程中经常有爆裂的情况发生,导致炼锌厂生产成本升高,生产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