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逐步在一些省市应用,高中历史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与时俱进。“史料教学”因其应用广泛、可行性高的特点在近年来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由于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文本容量较大,且结论性内容增加,教师在授课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大量史料做支撑,导致史料容量与课时之间很难平衡;再者新教材仅从2019年秋起在六省试教,教学实例较少,教师以往的理论知识与新教材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使得史料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了一些偏差;并且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在编写时以学生在初中阶段已获取的知识为基础,由于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忽视对史实的记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师预设与学生实际相悖的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史料教学需要采取新的策略:首先应该遵循大单元教学的原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在编排上打破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界限,每个单元所包含的内容繁复,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凝练单元主题,以之串联整个单元;其次选取教学重点,紧扣单元主题,以小见大,形成“点——线——面”的有效衔接;第三绘制思维导图,分为“知识点导图”和“核心素养导图”,并以此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最后为了确保授课所用史料的合理性,需立足于教材,甄选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准确多样的史料,并以此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