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延成型法制备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C-SOFC)因具备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无须贵金属催化剂、全固态结构等显著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围绕流延成型法制备的DC-SOFC及其在便携式电源方面的应用而展开:深入探讨了流延成型法制备的Ni-YSZ阳极支撑的DC-SOFC及其YSZ电解质与LSCF阴极之间的问题;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通过在电解质上打孔实现单电池串联的DC-SOFC电池组;同时,采用水系流延成型法制备了电解质支撑的DC-SOFC,为降低电池的制备成本、消除有机溶剂浆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实验基础。流延成型法作为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陶瓷成型工艺,不仅适合用于制备电解质薄膜,还适用于制备电极薄膜。本文采用流延成型法制备了阳极支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解质材料为钇稳定化的氧化锆(YSZ),阳极为镍和YSZ构成的金属陶瓷(Ni-YSZ),阴极为LSCF-GDC/LSCF复合材料,同时在阴极与电解质之间制备了YSZ-GDC/GDC双过渡层。分别采用含3 vol.%H2O的加湿氢气和担载5 wt.%Fe的活性炭为燃料,对电池的输出性能及阻抗谱进行测试。采用加湿氢气为燃料的测试结果表明:在800℃下,采用双过渡层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1 V,最大功率密度为680 mW×cm-2,相比未改良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372 mW×cm-2)提高了83%。采用活性碳为燃料时,具有双过渡层的电池在850℃时的开路电压达到0.95 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429 mW×cm-2,比无双过渡层的电池(225 mW×cm-2)几乎高出1倍。特别是,双过渡层的加入还使直接使用碳燃料的SOFC的燃料利用率提高了33%。虽然阳极支撑的DC-SOFC的功率密度比较高,但是其机械强度以及稳定性远远不如电解质支撑的电池,这极大削弱了阳极支撑DC-SOFC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DC-SOFC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流延成型法制备了单片平板式电解质支撑的四节串联DC-SOFC电堆。通过Zeta电位和粘度的表征,对YSZ电解质流延成型浆料进行了表征和优化。然后采用优化后的浆料制备带电连接孔的电解质平板,总有效面积为8.8 cm2。以5 g担载5 wt.%Fe的活性炭作为燃料对电堆进行电化学测试,在820℃,其开路电压为3.82 V,输出功率达到了2.2 W。在800℃下,以200 mA的恒定电流放电,在超过3.0 V的电压平台下稳定放电达10.5 h,然后在14 h后电压降为0 V,总放电能量为8.6 W×h。本工作为DC-SOFC在便携式或分布式电源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上实验中的DC-SOFC都是采用非水系流延成型工艺制备的,虽然该工艺干燥速率快,润湿性能好,生坯质量高,但是其溶剂易燃且成本高。而水系溶剂具有无毒无害、不易燃、易获取、成本低的优点,因此而逐渐取代了非水系流延成型工艺。但水系流延成型工艺用于YSZ电解质制备的研究有限,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为此,本文研究了采用水系流延成型工艺制备YSZ电解质支撑的DC-SOFC。通过采用红外加热装置加快了生坯的干燥速率,缩短了电池的制备周期。同时,通过在电解质浆料中加入4 wt.%Al2O3助烧剂以及控制烧结温度,不仅促进了YSZ电解质的烧结,同时还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然后,将含有4 wt.%Al2O3且烧结温度为1450℃的电解质组装成电池,以0.5 g担载Fe(5 wt.%)的活性炭为燃料进行测试,该电池在850℃的开路电压为1.00V,最大功率密度为351 mW×cm-2,在800℃、30 mA的恒电流下持续放电时间长达25.3h,能量密度为0.82 W×h×g-1
其他文献
感叹句中的副词"多(多么)"和"真"都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本文通过语料分析与数据统计,从表层语法差异入手,探索两者深层次的语用差异。
交互式图片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使用简单的拍摄工具拍摄好图片之后,再用HTML5工具制作而成,具有便捷性、艺术性、个性化和沉浸性的特征。交互式的设计思想是在传统的图片剧上增强了观众与作品互动的过程,将传统图片剧与交互设计思想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能够将观众带入新的叙事空间,让观众不仅仅作为观看者,而是作为参与者来与作品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景观场景漫游是对景观的展示性作品,也具有
一、电离辐射对体内free UB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机体体内free UB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定量检测X射线照射后C57小鼠血清中free UB的含量,γ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供电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传统的有线供电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安全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器材、移动通讯领域与特殊场合供电。本文首先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介绍了常用的高频逆变电路,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E类放大器采用单开关管,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软开关。在高频
大数据时代的购物体验,正在逐渐从线下消费模式,向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转变。在线商品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消费者对商品的态度和意见。本文主要从评价方面词的抽取,预测评价维度,以及评价维度层级上的情感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得到商品评价中的细粒度主观情感。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目标商品在多个评价维度上的优缺点,以帮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首先,针对于评价文本中常出
课题来源于中船重工703研究所“柴燃联合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分析”科研项目。船舶传动系统中的湿式摩擦离合器作为其关键环节,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对整个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
目的:研究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是一种致病机制上不够明确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研究过程
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出现对于自动化制造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传统的复合材料狭长箱体环筋加工采用人工打磨的方法,不仅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而且粉尘大,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狭长箱体的自动化打磨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现箱体的自动化测量,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箱体的点云数据。本文对所获取的复合材料狭长箱体点云数据模型的预处理、特征识别、特征尺寸提取及纵环筋匹配优化
株洲市天元区某安置小区是建筑在10m深回填土地基上的砖混结构房屋,其基础是桩基础。该工程自2009年竣工后,至2016年5栋至11栋建筑发生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主体结构开裂和地基沉降事故,其中以5栋和6栋最为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经相关单位检测,初步鉴定结论是基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开裂。本文以该安置小区住宅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从研究分析工程资料和国内外文献开始,结合现场工程
目的检测小鼠18S rRNA基因在卵巢及单个GV期、MⅠ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揭示核糖体18S rRNA基因与小鼠卵母细胞成熟之间的关系。分析小鼠18S rRNA生物信息学数据,设计并构建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