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启动对容貌期待的影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s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兼具了一个家庭甚至社会的期许与发展愿景,姓名也是现代人身份符号的重要一环,它影响着他人对姓名拥有者的容貌判断。追溯到很久以前,大概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不同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的名字上深深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尤其是父母长辈们为了纪念重大社会事件和基于年代出发的美好期望,而使得他们的名字有了互相区别且特定的年代特征。由于名字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期望,同时也可能会影响他人对个体的认知,所以通过将姓名作为陌生人接触的第一印象来探究“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对容貌期待的影响,对现实生活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全文依据姓名启动的不同特征分为三部分实验,通过E-Prime程序进行实验,使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第一部分,通过E-Prime程序的呈现,将文字材料和面孔刺激相结合,来探究姓名年代特征对陌生个体容貌期待的影响。参考了不同的文献资料,选定了四个阶段(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零零年代)的年代特征以及相应具备明显年代特征的姓名为启动材料,进行2×4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这四个阶段的姓名,由于时代背景的明显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分度。第二部分,探究姓名传播性对陌生个体容貌期待值的影响,同样通过E-Prime程序实现实验研究。采用2×3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被试同时接受三组材料的刺激,挖掘姓名的传播性对容貌期待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实验采用2×3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考察姓名寓意性对陌生个体容貌期待的影响。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年代特征的姓名对容貌期待的评价有差异,对零零年代姓名的容貌期待得分高于九十年代高于六七十年代高于四五十年代。(2)姓名传播性对陌生人的容貌期待有影响,传播度越高的姓名对容貌期待的影响越高。(3)姓名寓意性对陌生人的容貌期待有影响,高寓意性的姓名对容貌期待影响大于低寓意性的姓名。父母给孩子的起名将可能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人们看到这些姓名时,自然会与俗气与否、文化素养的高低等特征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体人际吸引力降低/升高,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起名字这件事情需要我们慎之又慎。
其他文献
述补结构是一个灵活且复杂的系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V成”结构作为述补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样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V成”结构的本体,无法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料库检索法、偏误分析法、问卷测试法等,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V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本文基于本体语料分析“V成”结构的语义和句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竞技体育成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内容,参与和观赏充满激情的竞技体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经济和文化现象。与此同时,“暴力”也成为了美学、伦理学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体育观赏中的兴奋点。而对于暴力的认知中,传统观念仍停留在具体可见的肢体冲突之上,往往忽视了暴力在言语与态度方面的表现,对于暴力的认识过于片面化。本文以福州市大学生网球运动中产生的暴力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四所高校中的300名学生为调查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翻译观,即翻译更多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行为。其基本理论模式主要来源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其中的“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和译者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道德经》不仅是一部著名的道教著作,也是一部了不起的中国传统经典,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为止,《道德经》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林语堂是19世
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其翻译文本选自儿童小说《派克斯》(Pax)的第一章至第八章,共计18000多字。该书作者萨拉·潘妮派克围绕战争,友谊和忠诚三个维度展开创作,讲述了小男孩皮特与其宠物小狐狸间的感人故事。众所周知,儿童文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不仅能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外来文化,还能对其思维及心理产生积极作用。但目前,在我国,这类优秀儿童书籍处于短缺状态,且翻译质量
口译是人类在跨文化、跨语言交际活动中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自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时时刻刻都有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际发生。作为帮助跨语言交流沟通的工具,口译的地位日显重要,而作为口译的主要形式之一的交替传译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可避免地会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口译作为翻译活动之一,译员主体
“是……的”句是现代汉语中出现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句式,表已然义的“是……的”句是“是……的”句的一种语义类别,因该句式中间成分的多样性、“是”和“的”性质的复杂性,增加了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度。在韩语中,可以表达强调的格式是“(?)”和“(?)”,不具备汉语中“是……的”的标记焦点、体现时体特征的功能,韩语中的“过去式”通过词尾助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这种汉韩语言表达的差异,是造成韩国学生出现母语负
俞爽迷被视为“20世纪重要图书馆学家”之一,在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他曾经执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图书馆和厦门大学图书馆,颇有作为;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方面,他著有《图书馆学通论》《图书流通法》,并且发表了不少报刊文章,影响甚大;在创办图书馆学刊物方面,他发起创办《厦大图书馆馆报》,并且争取到不少学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简言之,他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当前,关于俞爽迷的研究成果屈指
为了解中职生感知父母期望、未来取向、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感知父母期望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和《职业成熟度问卷》对997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与职业成熟度的良好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2)中职生职业成熟度受性别、是否学生干部等因素的影响;中职生感知父母期望在人口学变量的是否独生子女、
政府统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和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统计咨询,实施统计监督等活动。基层政府统计是政府统计的根基,只有基层统计根基稳固,才能保障整体统计工作有序正常开展。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层政府统计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统计工作中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逐步显现。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直面大数据的挑战和
抒情性是萧红小说的典型特征,其建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萧红在曲折的成长经历和自觉的写作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擅长并符合自身个性气质的抒情性文体。本文首先追溯萧红的人生轨迹,探讨其小说抒情性的成因。儿时家庭和故乡的影响、成年后的情感经历以及鲁迅的言传身教都促成了其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其次结合文本,从散文化结构、语言修辞和儿童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萧红如何使小说更具抒情性。散文化结构具体表现为生活片段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