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病人和工作人员对医院建筑室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建筑能耗也不断上升。长沙市13类大型公共建筑中,医院建筑的全年能耗密度仅次于商场,且大部分医院建筑未达到节能设计标准,外墙均未做保温隔热措施。本文以医院建筑能耗调查与能源审计为基础,分析长沙市医院建筑的基本建筑特征、能耗特点及能耗构成,分别与不同类公共建筑及其他地区同类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比较,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医院建筑能耗分析评价。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医院建筑能耗逐年递增,2007年用能达到历年最高,平均全年能耗密度为195.04kWh/(m2·a),并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能耗水平高。不同医院建筑之间全年能耗密度差异大,节能潜力巨大。采取电热采暖的建筑即使单位面积能耗比非电热采暖建筑低,其单位面积能耗费用却高于非电热采暖建筑,说明电热采暖不经济。非电热采暖建筑的天然气用能占总能耗的65%左右,说明供热用能占了总能耗的绝大部分,冬季供热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通过分析比较长沙市某典型医院各不同功能建筑的能耗,发现门急诊楼全年能耗密度最小,住院楼、保健中心和胸科中心的全年能耗密度较大,分别是门急诊楼的1.61倍、2.12倍和2.07倍。门急诊楼的医疗设备能耗较高,仅次于空调能耗,而其他建筑是照明能耗居次。各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节能灯使用程度不高,冷冻水、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小,监测与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该医院门急诊楼的能耗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跟调查数据的误差在11%以内,并模拟分析对围护结构进行改造后的节能效果,采取在外墙加20mm厚聚苯乙烯复合板外保温,屋面加30mm硬泡聚氨酯复合板和外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窗的改造措施,可节约空调电耗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