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旭旦是清初钱塘词人,一生著述颇丰,然而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曲上,对他词作的研究还很薄弱。徐旭旦存词598首,数量相当可观,本文以徐旭旦的《世经堂词钞》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徐旭旦作词采用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从徐旭旦“以曲为词”“以文为词”“以诗为词”的表现、原因以及对其词风的影响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揭示徐旭旦在清初词坛不振的情况下作词时所进行的的多种尝试。绪论部分,简单介绍徐旭旦词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由以下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徐旭旦的家世、生平以及关于世经堂残本《词综》批语作者的问题。根据《杭州府志》以及徐旭旦《世经堂初集》等著作中零散的资料,梳理徐旭旦庞大的家族世系,并理清徐旭旦的生平经历。另外,归纳总结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论述世经堂残本《词综》批语的作者问题。第二章,重点论述徐旭旦与孔尚任、广陵词人以及官署同僚的交游。探讨徐旭旦与其他文人的交游对其词学主张和词作的影响。第三章,主要探讨徐旭旦的“以曲为词”,从其表现、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徐旭旦以曲为词主要表现在大量运用口语和情节描写在词中频繁出现方面,徐旭旦采用以曲为词的表现手法与其戏曲家的身份有关,也和他与孔尚任、洪昇的交游有关。以曲为词促使徐旭旦的词作呈现出直露浅率的风格。第四章,主要论述徐旭旦“以文为词”的表现、原因和影响。徐旭旦以文为词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典故、虚字入词以及词中多发议论。清初“稼轩风”的盛行和徐旭旦以才学为词的心理是其以文为词的主要原因。历史文化典故的使用对徐旭旦凄清沉郁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以议论入词使其词风雄健,多用虚词又使其词轻快而不板重。第五章,探究徐旭旦“以诗为词”的表现、原因和影响。徐旭旦以诗为词主要表现在让词承担了诗歌的部分功能,即以词写民生之艰难、宣扬教化、抒怀言志。清初对学习辛弃疾的倡导和徐旭旦个人修养是促使徐旭旦以诗为词的主要原因。以诗为词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旭旦敦厚典雅词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