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环境下资源发现机制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elix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格是继因特网之后又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它来源于人们熟悉的电力网,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网格的目标是将地理上分布、异构的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和可视化的虚拟环境等资源,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共同解决问题。而有效的组织这些分布且动态变化的网格资源的关键是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发现与定位。资源发现是资源和请求者之间的纽带,有了资源发现机制,请求者才能从大量且分布的网格资源中发现所需资源,资源定位是网格资源发现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资源发现之后对资源进行路由选择的过程。因此,网格中资源发现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网格的利用率和友好程度。本文首先对现有网格体系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网格项目Globus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分析对比现有资源发现机制和发现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课题的研究,本文将集中式资源发现机制和分布式资源发现机制结合起来,提出了网格环境下基于资源类型查找的分层资源发现模型。该模型由物理资源层和虚拟组织层组成,虚拟组织层中,将网格资源按照不同类型划分成若干个虚拟组织,并为每个虚拟组织设置一个管理节点,用来存储和管理物理资源层中同类资源的索引信息。本模型克服了集中式中使用一个中心节点容易产生瓶颈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分布式中资源信息空间的无序性、无结构性和资源发现的盲目性,提高了资源发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接着,本文进一步为基于类型查找的分层资源发现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资源定位策略,分为组内资源定位和组间资源定位两种情况讨论。最后,设计、分析了资源发现的各个关键组成部分:资源描述、资源信息存储、资源信息组织、资源请求处理、资源选择,并使用Globus工具包实现了网格发现模块;采用模拟仿真工具OPNET对提出的资源定位策略进行了模拟仿真,以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Web上的数据日趋成为当今数据的主流,但是分布在Web上的数据多是异构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可直接利用的信息资源,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有一种系统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目前模式识别领域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信息录入的关键步骤,广泛应用于公安、税务、交通、金融、教育等行业的实践活动中。目前识别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手语是由手及手臂的运动并辅之于脸部表情及体势来表达思想的一种人体语言,是聋哑人之间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计算机手语识别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及采集设备获取手语信息,
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编码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安全监控、军事制导以及智能交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介绍运动
视频质量评估的研究是图像信息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在视频通信应用中的视频传输技术,视频处理中的编码压缩技术和视频恢复技术,所有这些技术不论优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
被动测量由于对网络运行无干扰,测量数据能真实地反映网络行为,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测量工作和网络行为学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基于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为了支持网络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越来越密切,人机交互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并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手势交互作为人机交互技术中重要的一环也越发引起科学
访问控制技术作为支撑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各种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之中。随着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服务技术的
视频监控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新兴的应用方向和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是计算机科学、机器视觉、图像工程、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结晶,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监
1985年Miller和Koblitz分别独立提出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 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 ,由于ECC本身计算速度快,存储空间小,带宽要求低,特别适用于Smart卡和无线应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