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视觉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进行视觉信息的获取,帮助人类处理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机器视觉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将捕捉到的光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处理后用来表示每个像素点的灰度信息,后期通过灰度信息重构图像。传统的CMOS图像传感器基于帧和曝光时间,以固定频率输出图像信息,因而在机器视觉进行后端处理时具有数据量大、处理延时大、噪声大、动态范围低等缺点。为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视觉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进行视觉信息的获取,帮助人类处理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机器视觉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将捕捉到的光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处理后用来表示每个像素点的灰度信息,后期通过灰度信息重构图像。传统的CMOS图像传感器基于帧和曝光时间,以固定频率输出图像信息,因而在机器视觉进行后端处理时具有数据量大、处理延时大、噪声大、动态范围低等缺点。为了让机器视觉更加趋向于人眼的视觉系统,出现了模仿生物视网膜工作机制的动态视觉传感器(Dynamic Vision Sensor,DVS)。DVS只捕捉图像的动态信息,将外部光强信息的变化转化为事件脉冲进行后续处理,因此具有响应速度快、延时低、图像稀疏和动态范围大等优点。DVS进一步提升了机器视觉的性能,可以应用于高速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本文设计了一款DVS芯片,由像素阵列、行/列线或电路、行仲裁电路、行编码电路和列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像素电路在外部光强信息变化时产生对应的事件,线或电路、行仲裁电路、列读出电路和编码电路选中有事件产生的像素并将该像素所在位置通过地址-事件表示(Address-Event Representation,AER)协议输出到芯片外部,实现芯片的异步通信。在本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组像素模块电路,通过相邻四个像素分组的组像素不仅能过滤可能存在的噪声事件,还减小了后续电路的处理规模,从而减小电路功耗;采用了三输入平均仲裁电路,从而确保行仲裁电路在三行电路同时发出行请求信号时,每次仅选择其中一行有效且每次选择的优先权依次轮换;采用了快速搜索的列读出电路在每个时钟周期输出选中的组像素的列地址和每组像素的ON/OFF事件信息,没有冗余的时钟周期,解决了采用二维仲裁的DVS延时大的问题。本论文在对芯片系统框图设计及子模块电路设计的基础上,采用0.18um CIS工艺,通过Cadence仿真软件平台对子模块电路及整体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且对像素阵列为6×8的整体电路进行了后续版图设计和后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芯片的动态范围为101d B,对比敏感度为35%,填充因子为12%,芯片整体功耗为39.41u W,平均到每个像素的功耗为0.821u W,芯片每秒可处理的像素点个数为200M,电路的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工艺尺寸越来越小,金属互连线的寄生效应带来的串扰和电压降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成为电路设计中不可忽略的关键问题,会对集成电路设计的准确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正确处理深亚微米工艺下的寄生效应问题对于集成电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深亚微米工艺下,为了使集成电路后端设计流程中静态时序分析结果更加精确,本文针对电源网络上的电压降对电路时序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28nm工
随着网络传输数据量的急剧增长,无线射频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却日渐紧张,于是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VLC系统中的非线性器件,尤其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存在,会导致信号非线性失真,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补偿算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
低频电磁波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穿透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水下对潜通信、地下探测预警、空间远距离传输等领域。传统低频发射天线系统的结构尺寸受到频率的限制,使得其效率极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利用永磁体的机械运动来产生电磁辐射的低频机械天线直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磁能,突破了天线尺寸对频率的限制,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问题。然而,当前对于机械天线的结构设计与电磁性能提高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
水系金属离子电池中的水系电解质替代了昂贵、易燃和有毒有机电解质,故其具有低成本、大功率、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水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1.23 V)较传统有机溶剂窄,大大限制了水系金属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从而表现出低能量密度。本论文基于有机物-无机盐-水概念发展了两种耐高压新型水系电解质,旨在解决水系金属离子电池低工作电压和低能量密度的问题。本论文所取得的重要结果如下:1.采用N,N-二甲
传统的多目标跟踪将目标看成一个点进行处理,而随着雷达等传感器分辨率的不断提升,一个目标可能获得多个量测信息,因此需要将点目标作为扩展目标来处理。在对其质心进行跟踪的同时,还需要对目标的扩展形状与扩散范围等信息进行估计,从而能够更全面的对目标进行跟踪与识别。目前,扩展目标跟踪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室内外定位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解决扩展目标跟踪的主要方法就是基于随机有限集(RFS)框架下的跟踪
伴随雷达和电子对抗技术的革故鼎新,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渐复杂。电磁信号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参差错落、密集重叠、动态变化,严重影响了电子情报侦察系统的工作效能。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情报侦察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逼真复现系统搜索、截获、分选、识别电磁信号的过程,对研究电子情报侦察系统的作战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讨论电子情报侦察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原理,从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仿真实现两个方面,设计了
低轨卫星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时延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军事应用、导航定位、远程医疗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已成为各国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低轨卫星网络部署成本较高,因此在卫星发射之前需要对整个网络的功能与性能进行大量严格的仿真与测试工作。因此,建立一个准确可靠、成本可控、易于部署的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近年来,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发展迅速,为新一代网络仿真
激光雷达具有极高的角分辨率、距离分辨率、速度分辨率等特点,能获得目标的角度、距离、速度、反射强度等信息,不仅能够在大范围扫描时发现目标,还可以通过精细扫描获得完整的几何信息,同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光照条件限制等优点,在无人驾驶、目标探测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传统激光雷达探测信息交互方向单一,无法适应大范围广域搜索和小范围精细识别等多种工作模式切换的需求,达到认知成像的目的。针对以上传统成像激光雷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和高分辨成像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雷达的信息获取能力。以飞机为载体的机载SAR成像系统已在军事和民用领域被广泛应用。SAR成像处理数据量大,计算复杂,对处理系统性能要求高。且随着国产处理器的发展与国产化替代的需求,机载SAR成像算法在国产处理器实时处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首先,本文论述机载SAR成像原理以及改进方法。首先概述机载SAR成像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