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荒诞哲学视角下《李尔王》中的人物解读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它改编自英国八世纪的一个本土故事。虽然莎士比亚改编的《李尔王》基本忠于原来的故事,他创造性的增加了许多巧妙情节和悲剧性结尾,使其成为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剧中展示了不同人物荒谬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荒谬时的不同态度。加缪在他的荒谬哲学中主要探寻人在世界中荒诞的生存状态。他认为,荒诞源于人和世界的对峙,源于人的呼唤和世界的沉默。面对荒诞,加缪主张我们要反抗。反抗意味着我们要正视荒诞,以清醒的意识和姿态来对待它。加缪的作品还涉及到人物流放生活状态中内心王国的表现。王国指的是我们要重新找回的某种自由的和赤裸裸的生活,流放以其特有的方式为我们指向通往王国的道路。《李尔王》的剧中人物都面对各种各样的荒诞,当他们面对着着世界的远离,人的异化和无理性,人理性的局限性,以及人的向死命运时,他们意识到世界的荒诞。他们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荒诞的生存状态。格罗斯特在绝望中打算跳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李尔王试图寻求神灵的帮助,爱德蒙却暴力反抗社会对他的不公。加缪认为这些都不是对待荒诞的正确方式。他主张的是像考狄利亚和爱德伽的反抗精神,既不逃避荒诞,也不诉诸暴力。剧中李尔王,格罗斯特和爱德伽在流放的生活状态中到达他们心中的王国,他们明白:虽然这个世界充满荒诞,都应当在这个荒诞世界中活出自己的意义,给这个世界多点爱,关怀,和理解。这些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其他文献
体裁分析作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致分析语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国际学术交流全球化现象日益增强的今天,商榷类期刊论文在整个学术共同体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助于推
作为传统的文学主题之一,婚姻在众多名著中仍被视为幸福的最终归宿。然而,在吉莉安·弗琳的畅销小说《消失的爱人》中,婚姻这一熟悉的主题被彻底颠覆。告别了对“真爱至上”
本研究考察和分析了三组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记叙文中的过去时态形态多选。本研究主要采用诱导性的写作产出实验,并利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且应用了卡方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市场在国际地位上的上升,旅游文本的英译问题逐渐受到翻译研究者的热捧。基于此背景,本论文从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信息结构视角对广西北部湾四个主要城市景区
完成体作为英语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研究。然而,完成体的语料库研究和分析类研究较多,实证类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引导式问卷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现在完成体和
儿童文学可谓是儿童通过文字间接了解世界的早期启蒙食粮,对儿童的成长有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其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方面都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黄云生在其《儿童文
反义词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语言现象,是客观世界中矛盾对立体在语言中的反映。近年来,有关反义词的研究持续增加,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反义词的标记性、分级性等,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