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意蕴深远的新观点、新论断,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首要资源,强调科技人才在社会发展新态势与国家科技创新事业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科学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为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评价等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的产生有着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来源。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才理论、党在不同时期的人才战略思想以及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蕴含的人才理念;实践来源主要是社会发展新态势对人才资源的客观需要、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国外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经过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理想信念、持续的创新活力与严谨求实的态度、伯乐精神与千里马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共建共赢的国际理念的科技人才,同时积极推进科技人才引进、使用、评价与激励、流动、外部环境等机制体制的完善。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始终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用科学系统的培养机制与具有全球视野的科技人才政策培养人。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为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理论指导,同时推动了新时期人才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在新时代坚持学习和运用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做好科技人才工作,对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