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盐沉淀法除去酸洗液中铁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材料的酸洗工艺,在制造业中不可缺少。酸洗过程中,由于金属离子的溶解,当金属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累积到一定值,会导致清洗用酸失效,产生酸性废液。工业上报废的酸性废液,由于酸性很强且含金属离子,不能直接排放。需通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目前最常用的酸性废液处理方法是以石灰石作为中和剂的中和处理法。但中和法存在排污量大、处理成本高、沉淀污泥处理难等弊端。因此探究一种能够绿色循环利用、成本低的回收酸性废液的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季铵盐沉淀法回收处理工艺,利用在酸性环境中季铵盐能与FeCl4-反应生成沉淀来处理酸性废液。在含有Fe离子的酸性废液中,加入Cl-,使Fe离子变成FeCl4-,再加入季铵盐,经简单的沉淀分离,将Fe从酸性废液中分离开,从而实现酸的重复利用。沉淀经过高温焙烧转化为化学原料氧化铁。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季铵盐在酸性废液中除去Fe3+工艺研究利用铁离子与氯离子络合形成阴离子的性质,先加入氯化钠,将铁离子络合成阴离子,再加入季铵盐反应,生成不溶酸沉淀,达到去除的目的。考察了季铵盐种类、四丁基氯化铵加入量、反应时间、盐酸浓度、氯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可回收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含铁酸性废液,Fe离子浓度低于0.1 g·dm-3,在该浓度已不影响清洗酸的继续使用。确定季铵盐沉淀法处理含铁酸性废液工艺流程。(2)四丁基氯化铵季铵盐沉淀法的机理推测研究通过EDS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推出四丁基氯化铵季铵盐沉淀法的沉淀产物为C16H36NFeCl4,生成沉淀过程中并未引入新的元素,沉淀是四丁基氯化铵与FeCl4-结合,产生沉淀过程中四丁基氯化铵的官能团结构未发生变化,沉淀的产生未与官能团作用,从而推出沉淀C16H36NFeCl4的结构式。沉淀不是四丁基氯化铵与FeCl3的简单混合,而是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验证了实验设计所提思路,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季铵盐结合生成沉淀。(3)四丁基氯化铵季铵盐沉淀法回收其它含铁废酸应用研究在确定了四丁基氯化铵季铵盐沉淀法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考察了季铵盐沉淀法处理含Fe3+不同浓度盐酸模拟废液、含Fe3+不同浓度硫酸模拟废液、含Fe3+不同浓度硝酸模拟废液、含Fe3+不同浓度磷酸模拟废液、含Fe3+不同浓度柠檬酸模拟废液、含Fe3+不同混合酸模拟废液采用季铵盐沉淀法的处理效果。以及处理含Fe2+废酸液过氧化氢加入量的探究,含Fe2+不同浓度盐酸模拟废液、含Fe2+不同浓度硫酸模拟废液、含Fe2+不同浓度硝酸模拟废液、含Fe2+不同浓度磷酸模拟废液采用季铵盐沉淀法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季铵盐沉淀法能够有效回收处理含铁的不同种类酸洗液。
其他文献
虚拟管网技术是利用道路运输CNG给远离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用户供应天然气的技术系统。由CNG加气母站、CNG运输车、CNG储配站及城镇燃气管网系统组成。结合虚拟管网技术的实际应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动与发展,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新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进行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需要评价的指导和监督,没有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善的,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当前研究背景并提出问题,指出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评价,直接关系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是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评价对策,方能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价 现状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