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组合桥面板中组合销静载破坏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迁移问题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因具有自重轻、承载力高、运输架设方便和施工速度快等突出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结构受力特性、制造工艺以及服役环境所决定,其桥面铺装层损坏和疲劳易损细节开裂问题突出。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通过组合销剪力连接件与波形钢板组成新型波形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是从结构体系角度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实现波形钢板和UHPC结构层连接和协同受力的组合销剪力连接件,确定其在UHPC中的静载破坏模式,探究典型破坏模式以及主要力学特性指标在受力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各破坏模式的承载机理,是研究该类新型组合销剪力连接件静力性能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对组合销剪力连接件的静载破坏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组合销从受力直至破坏全过程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组合销剪力连接件的典型破坏模式,以及主要力学特性指标在受力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破坏模式的承载机理;(2)通过参数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系统研究了钢销厚度、混凝土覆盖层厚度和UHPC材料强度对组合销剪力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和破坏模式迁移的影响,阐明了静载破坏模式迁移演化过程。基于主要影响因素与静载破坏模式迁移的演化规律,拟合了UHPC中各破坏模式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计算式中考虑了主要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3)在揭示静载破坏模式承载机理的基础上,量化了关键影响因素对于组合销抗剪承载力的效应,推导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UHPC中组合销剪力连接件的典型破坏模式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采用既有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众多乡村走向衰败,如今乡村振兴的提出,意味着乡村建筑空间在更加开放多元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发展,田园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并大量涌现,成为集产业、人居和田园环境于一体的乡村新空间载体,不可避免的会有形式空洞、文化脱节等问题出现。当田园综合体扎根于川西乡村,反思的目光转向了川西林盘这一典型地域人居单元上。传统林盘作为川西乡村生态文化重要的外在呈现,具有鲜
近年来配电网发展迅速,其结构和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网中,三相参数不对称会引起配电网不平横过电压,严重的情况将导致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从而影响配电
随着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需要借助轮轨作用力,而测力轮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轮轨作用力测量方法,因此关于测力轮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辐板轮对因辐板特性导致其轮轨关系相对曲辐板更加复杂多变,而目前国内还未有关于直辐板测力轮对测量方案的国家标准。基于此问题,本文对直辐板测力轮对在线连续测量方法展开了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但其建设费用昂贵,必须在设计前期对其线路纵断面进行优化,用以节省资本。本论文是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选线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计算模型以及算法,编制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系统,并用案例加以验证,证明了优化程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铁的线路纵断面的节能性优
维度导电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在以电化学分析、能源转化、电化学水处理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应用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核电站反应堆内,核燃料包壳管的服役工况十分复杂,除了受高温、高压、强中子辐射外,还受到流致振动、交变载荷、内外压力差的影响,这些不稳定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包壳管的微幅振动,进而影响堆内包壳管的使用寿命,为核电站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模拟包壳管与其支撑格架的微动磨损行为,探究不同包壳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核电站包壳管的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提高核电站关键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我国早于二十一世纪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群体的数量日益增长。面对这不可逆转的老龄化阶段,我国提出了以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为内容的“9703”养老模式。然而,当前我国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性如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高层住区户外环境特征、地域气候等又是如何影响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维度,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因此,本文在广泛搜集现实和理论资料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对铆钉类型和数量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据悉一架大型客机所需的铆钉和螺钉数量在150万左右,对于传统测量和检测方式,采用测量仪测量放大铆钉进行人眼观察,整个上料、检测、分类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其工作效率不能满足需求,自动化水平和检测效率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因此自动无损检测符合当下工业需求。本论文从自动铆钉检测的实际出发,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铆钉筛选智能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本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缝钢轨被广泛应用在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中,无缝线路虽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但由于钢轨缝隙被消除,在温度变化下受约束的钢轨无法自由伸缩,内部产生巨大温度应力,严重时可引起胀轨、跑道以及断轨等事故,对铁路经济、运营安全造成巨大影响。而现有检测手段大多需要在天窗时间进行检测,无法满足高密度铁路运输要求,因此实现在线监测钢轨温度应力并在超限前及时报警对无缝线路安全运营具有重
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号召,解决航空领域的工件自动检测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现状,本文进行了基于机械手臂的工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实现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的机械手臂与工件检测领域文献进行总结介绍,结合已有文献与项目要求对该系统的总体架构与功能设计进行说明阐述。然后,设计了一款六关节四连杆三环轴结构机械手臂作为系统执行机构,共包括120个独立零部件,来完成工件翻转、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