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早于二十一世纪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群体的数量日益增长。面对这不可逆转的老龄化阶段,我国提出了以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为内容的“9703”养老模式。然而,当前我国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性如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高层住区户外环境特征、地域气候等又是如何影响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维度,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因此,本文在广泛搜集现实和理论资料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早于二十一世纪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群体的数量日益增长。面对这不可逆转的老龄化阶段,我国提出了以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为内容的“9703”养老模式。然而,当前我国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性如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高层住区户外环境特征、地域气候等又是如何影响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维度,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因此,本文在广泛搜集现实和理论资料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体工程学、老年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公共空间理论为理论研究工具,选取成都南城都汇、凯德风尚、锦绣东方这三个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老年人户外行为特征调查结果统计后发现,受访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时长、活动频率、活动内容等活动会因不同老化程度而有所差异,但在活动内容与时间上存在着共同性、全时性特点。(2)通过老年人对高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性“A-S”维度测评和笔者实地调研后发现,交通空间、休闲交往空间、健身锻炼空间、景观绿化空间、物理环境、服务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老性。(3)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高层住区户外环境特征、地域气候特征影响了成都市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性设计。就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而言,老年人的户外必须行为需求、心理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分别对户外公共空间的功能、形态、互动维度设计产生影响,就高层住区户外环境特征而言,物理环境特征、户外空间特征对分别对户外公共空间的舒适维度、视觉维度产生影响;就地域气候特征而言,它则对户外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设计产生影响。(4)在设计策略上,高层住区应以功能空间多样化、互动空间动态化等为设计目标,遵循空间功能保障性原则和空间多向互动性等原则,对交通空间的人车组织模式、道路断面、步行道等提出合理建议,在户外活动空间从整体建构和细节入手提出适老性的活动空间,在景观绿化上以多层次、互动性为主,并对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照明、标识牌、座椅等等细节设施提出更适老的策略,以期营造适老性的户外公共空间。
其他文献
机械加工的“个性化定制”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与日俱增,生产的高度灵活性和设备维护的必要性给调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实际生产伴随的恶化效应使得调度问题更加复杂。因此,基于合适的维护策略,运用优化理论实现生产与维护的协同管理,对机加工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单机环境为研究基础,对周期维护策略和状态维护策略下考虑工时恶化效应的生产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维护策略下的调
降阻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防雷和电气接地中的工程材料,尤其是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就要求降阻剂具备良好的降阻效果。目前主要采用在工业废渣或木炭中加食盐作为接地降阻材
2018年,蜀道正式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一份子。在此契机下,蜀道及其沿线丰富的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蜀道历史发展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网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剑门蜀道是蜀道金牛道中资源富集、保存相对最完整的一段,极具代表性与研究价值。剑门蜀道沿线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一直是建筑学中主流问题,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开拓视界,也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建筑形态突破欧式几何的诸多造型尝试,建筑几何学的发展伴随着建筑形态和空间向更深层次进行多学科结合的探索。随着建筑几何学的跨学科发展,折叠几何因其可以将二维平面转换为三维立体几何的建构模式,随着折叠哲学被纳入建筑学领域。而其中镶嵌式折叠具有独特的几何韵律,同时其形变模式使整体结构曲率可控,因此镶嵌式折叠在建筑中的多
当代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众多乡村走向衰败,如今乡村振兴的提出,意味着乡村建筑空间在更加开放多元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发展,田园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并大量涌现,成为集产业、人居和田园环境于一体的乡村新空间载体,不可避免的会有形式空洞、文化脱节等问题出现。当田园综合体扎根于川西乡村,反思的目光转向了川西林盘这一典型地域人居单元上。传统林盘作为川西乡村生态文化重要的外在呈现,具有鲜
近年来配电网发展迅速,其结构和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网中,三相参数不对称会引起配电网不平横过电压,严重的情况将导致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从而影响配电
随着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需要借助轮轨作用力,而测力轮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轮轨作用力测量方法,因此关于测力轮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辐板轮对因辐板特性导致其轮轨关系相对曲辐板更加复杂多变,而目前国内还未有关于直辐板测力轮对测量方案的国家标准。基于此问题,本文对直辐板测力轮对在线连续测量方法展开了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但其建设费用昂贵,必须在设计前期对其线路纵断面进行优化,用以节省资本。本论文是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选线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计算模型以及算法,编制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系统,并用案例加以验证,证明了优化程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铁的线路纵断面的节能性优
维度导电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在以电化学分析、能源转化、电化学水处理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应用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核电站反应堆内,核燃料包壳管的服役工况十分复杂,除了受高温、高压、强中子辐射外,还受到流致振动、交变载荷、内外压力差的影响,这些不稳定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包壳管的微幅振动,进而影响堆内包壳管的使用寿命,为核电站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模拟包壳管与其支撑格架的微动磨损行为,探究不同包壳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核电站包壳管的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提高核电站关键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