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圆环病毒科环病毒属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感染20日龄以内的雏鸡,导致淋巴组织萎缩、再生障碍性贫血且常常伴随其它病毒、细菌或真菌的感染,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该病,疫苗防控早期感染是控制CAV的关键。CAV在鸡胚和MSB1细胞中的病毒滴度都较低,使得CAV灭活疫苗的生产成本很高,难以在养鸡业大量推广应用。使用CAV活疫苗存在垂直和水平传播的风险,不能推广应用。因此,及时进行CA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流行毒株基因组特点,制备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1、本研究于20162017年,从广东地区采集到56份疑似CAV感染的病料,经研磨反复冻融处理,通过PCR鉴定出12株为CAV。经过测序分析发现12株广东地区CAV分离株都处于Ⅰ分支且与本实验室分离的强度株KF224931进化关系较近。2、VP1蛋白是CAV主要的免疫原蛋白,也是唯一的衣壳蛋白,单独表达VP1蛋白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较弱,只有在VP2蛋白的辅助下才能形成正确的抗原表位,诱导机体产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因此,以鸡痘病毒共表达VP1和VP2两个蛋白可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本研究将实验室分离的强度株KF224931的VP1和VP2基因克隆到pSY681鸡痘病毒转移载体启动子的下游,获得pSY681-VP1-VP2转移载体。用脂质体2000转染试剂盒将pSY681-VP1-VP2质粒转染已感染鸡痘病毒的细胞,发生同源重组有蓝斑出现,挑取蓝斑扩繁病毒,抽提重组鸡痘病毒DNA,PCR检测VP1和VP2基因已成功插入鸡痘病毒基因组,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VP1和VP2基因成功在重组病毒中表达。3、本研究将10日龄SPF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免疫rFPV-VP1-VP2重组疫苗、鸡传染性贫血弱毒苗、痘病毒疫苗以及空白对照,采集免疫后第7 d、14 d、21 d、28 d的外周血,用IDEXX的CA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试验鸡的抗体效价变化。试验结果显示,rFPV-VP1-VP2重组疫苗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但是低于CAV弱毒疫苗组。流式检测免疫后第七天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显示:rFPV-VP1-VP2疫苗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rFPV-VP1-VP2疫苗组外周血的CD3+、CD4+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高于rFPV组且两组之间CD8+T淋巴细胞含量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SPF鸡经过rFPV-VP1-VP2、rFPV疫苗免疫后引起了CD4+、CD8+T淋巴细胞的增加且rFPV-VP1-VP2疫苗免疫组更易引起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