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寄生于不同的脊椎动物,包括啮齿类,反刍动物以及猪在内的宿主的骨髓,红细胞表面等处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据报道,它可以感染十几种温血动物,并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发生和流行。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的感染猪多数呈慢性感染,通常无明显临床特征而难于做出及时的诊断,致使猪附红细胞体在群内或者群间传播,由于其的免疫抑制性,当猪群发生强烈应激、或者发生其它传染病时,会增加单独发病或与其它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的可能性,使整个猪群的病症复杂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而造成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
目前,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血涂片染色镜检法、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血涂片等病原镜检诊断方法主观性强,准确性差。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较其它方法更为敏感和准确,但其昂贵、耗时间长且不适用于规模化猪场流行病学监测。血清学诊断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监测中。本实验利用三种在猪附红细胞体中与红细胞膜粘附有关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蛋白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并与实验室已建立的MSG1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81份病原阳性样品进行抗体水平符合率的比较,确定MSG1-ELISA的阳性符合率最高,达到90.1%(73/81)。证明MSG1-ELISA方法相对最适用于规模化猪场猪附红细胞体抗体水平的检测。
利用MSG1-ELISA方法对湖北及其周边地区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不同年龄阶段猪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经产母猪的抗体阳性率达到43%,公猪48%,后备母猪32.5%,肥育猪17.8%,生长猪15.4%,保育猪8.3%,仔猪12.5%。对不同季节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及周边地区规模化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产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春季为20.7%,夏季74.7%,秋季35.5%,冬季16%。而通过对某场自然状态下季节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某场的抗体水平季节性变化规律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规模化猪场季节性调查结果大体一致,夏秋为高发季节,这可能与湖北地区的温度、湿度以及吸血昆虫的活动季节有关。本实验的调查结果可以为规模化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控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