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矫治屈光不正方法,其主要过程包括负压吸引术眼,微型角膜板层刀做一直径为9.5mm的角膜瓣,然后掀开瓣在其下的基质床上进行激光切削,最后把角膜瓣回复原位等一系列操作。 随着对LASIK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由于角膜瓣制作不精确,术中术后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术中角膜瓣过薄形成薄瓣,游离瓣和不完全瓣,角膜瓣过厚可能导致术后角膜膨隆,屈光回退等。因而研究角膜瓣厚度的影响因素对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在角膜瓣的切削过程,其厚度主要由微型角膜刀固定板与刀刃之间的距离决定,但有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影响角膜瓣的厚度,这些因素包括角膜厚度和弯曲程度,负压吸引时的负压值,眼内压,刀的旋转和切削速度,手术室的湿度等。本实验主要从负压吸引时间角度探讨其对角膜瓣厚度的影响,从而达到减少角膜瓣制作误差和LASIK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采少山离体猪眼45只(离体4小时以内,4摄氏度湿房保存,实验前裂隙灯检查除外角膜上皮损伤的),Moria MZ型微型角膜板层刀,非接触眼压计,角膜验光仪,角膜超声测厚仪,裂隙灯,秒表,镀铬游标卡尺等 二.实验方法:每个猪眼采用1毫升注射器针头通过视神经处注入生理盐水,使眼压达到20一25mmHg。测角膜厚度及K值并分为3组,10秒组(15只眼),20秒红I(15只11民),30秒组(xs只眼),然后模仿人右眼,分别吸引10秒,20秒和30秒并做角膜瓣,测量角膜中央剩余厚度,由术前角膜厚度减去剩余厚度得到角膜瓣厚度,并测量角膜瓣直径。 三.统计学分析:3组.间的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和角膜瓣的厚度和直径比较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10秒组,20秒组和30秒组的平均角膜瓣厚度分别是147.2士15.96um,x57.33士24.85um,267.6士22.37um.lo秒组和30秒组的平均角膜瓣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二0.008).10秒组,20秒组和30秒组的平均角膜瓣直径大小分别是8.668士o.16olmm,8.8627士o.2534mm和9.06士o.223smm,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LASIK术中角膜瓣厚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从负压吸引时间角度探讨的研究很少。不同负压吸引时间导致角膜瓣厚度变化的一可能原因是眼球有一定顺应性,连续吸弓}能改变角膜和眼球的形状,使眼轴变一长突出于切削一平而,导致角膜瓣的厚度变化.同时伴随角膜瓣直径大小的变化. LASIK术’二卜负压吸引时间对角膜瓣厚度的影响有一定临床意义,通过控制吸引时间可减少切削过厚角膜瓣的危险性,这对保持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大于250um有帮助,从而减少术后屈光回退和角膜膨隆的发生率。产生负压吸引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医师技术不够熟练,这说明LAsIK手术医师提高业务水平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垂要意义.结论1.LASIK术中负压吸引时间是角膜瓣厚度的影响因素之一。2.LASIK术中随着负压吸引时间的延长,角膜瓣厚度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