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不同产地、野生与人工养殖、疾病与健康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棘胸蛙肠道菌群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究环境、发育和健康状况对棘胸蛙肠道菌群的影响,揭示棘胸蛙肠道菌群的异动规律,为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实现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江西野生、江西人工、慈利野生和慈利人工棘胸蛙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显著,表明环境能显著改变棘胸蛙肠道菌群组成,此外人工养殖棘胸蛙肠道中存在大量潜在致病菌,这些潜在致病菌可能会增加人工养殖棘胸蛙患病风险。(2)腐皮病、蓝眼病、歪头病棘胸蛙肠道菌群组成与健康棘胸蛙肠道菌群差异显著,表明疾病能够显著改变棘胸蛙肠道菌群组成;患病棘胸蛙肠道中增加的菌属可能是与疾病关联的指示菌属;健康棘胸蛙肠道中真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和摩根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个体,这些菌属可能对维持棘胸蛙肠道菌群稳态发挥作用。(3)半月龄蝌蚪组、2月龄蝌蚪组、3月龄后肢期蝌蚪组、5月龄变态期蝌蚪组、5月龄后腿期蝌蚪组、5月龄四肢期蝌蚪组和5月龄幼蛙组棘胸蛙肠道菌群差异显著,表明发育能显著改变棘胸蛙肠道菌群组成;棘胸蛙成蛙肠道中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棘胸蛙蝌蚪肠道中优势菌门为纤维杆菌门和互养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