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学生语法掌握所提出的要求,其特别强调了学生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表意部分。《课标》提出,语法教学应对功能、形式等统筹兼顾。在现如今的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的效果仍无法达到预期。英语学习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就是语法,语法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学习和教语法并非是一项容易的任务。尤其是在初中生学习英语时,语法课教学方法单一,在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学生语法掌握所提出的要求,其特别强调了学生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表意部分。《课标》提出,语法教学应对功能、形式等统筹兼顾。在现如今的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的效果仍无法达到预期。英语学习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就是语法,语法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学习和教语法并非是一项容易的任务。尤其是在初中生学习英语时,语法课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内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主要运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有机会全面发挥出来,这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就上述语法教学出现的问题,学者华玉琴在2018年发表的著作中提出,利用故事法教学能够满足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故事教学法和语法教学之间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得到提高,学生其他方面也会得到质的飞跃。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故事教学法作为被逐渐认可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受其启发,本文指出,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使用故事教学法时,应有效的结合语言的功能和形式,促使学生在故事情景内对语法规则进行理解、总结、运用,进而以较高的效率学习语法结构和功能。本文探究故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如何基于故事教学法来开展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通过故事教学法来提升初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促进初中生对语法知识进行深加工以及对语法知识的内化与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本文中,展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实验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能否提升学生在英语语法课堂上的参与度?2.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学习兴趣?3.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学习成绩?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基于以上问题选取了岳阳市弘毅中学八年级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共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验开始前,对两个班级进行英语语法水平的前测,并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关英语语法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前测。然后进行为期17周的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中,实验班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语法教学,教学步骤大体为:主题引入、呈现故事、重建故事、拓展活动、语法总结。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即3p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等进行语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两个班级进行了课堂观察,从小组活动、学生发言情况、师生互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同时,在课后还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在17周的教学实验后,对两个班进行了英语语法水平的后测,对实验班进行了英语语法学习兴趣的问卷后测。最后,对英语语法成绩和兴趣的前后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后访谈进行了总结。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结果表明,在应用故事教学法的英语语法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学习更加有积极性,更加愿意运用语法进行交际。根据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的前后测可知,在17周的基于故事教学法的语法教学后,实验班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提升,尤其对故事演绎和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在组里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自信心,对他们的英语语法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语法水平前后测的结果可知,教学实验之前,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语法成绩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17周的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班的英语成绩相对于对照班有了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故事教学法的确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意义、提升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内化与运用。简而言之,相较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应用故事教学法的英语语法教学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且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语法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通过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兴趣,也有效强化了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自主学习与内化发展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英语语法成绩,促进教师教学效果优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艾文贺教授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汉学家,翻译了多部中国哲学典籍,代表译作有《道德经》、《孙子兵法》和《陆王学派文集选读》等。他的译作精确、可读性强,并包含丰富的副文本,让英语世界读者得以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哲学。本文通过对艾文贺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其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选材和翻译方法,介绍中国哲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现状,并提出促进中国哲学典籍传播的启发性建议。
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为了拓疆固土,稳定边疆,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出发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人员迁徙,以国家的力量在西南地区设置军屯哨所,数十万大军及家眷就地驻防屯垦戍边以稳定局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当年的军屯已逐渐消失,但贵州安顺的屯堡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向世人展现从明朝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文章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以地域建筑学的方式解读安顺的屯堡民居。在我国众多的民居建筑中
目的 研制胎龄24~42周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并探讨其地区差异特征。方法 在中国11市(海口、广州、深圳、柳州、桂林、泉州、重庆、成都、长沙、宁波、连云港)选择年分娩量7 000例以上的11家妇幼保健院,纳入其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分娩的全部活产单胎新生儿进行出生体重曲线研制。结果 纳入了11市合计93 720例胎龄24~42周单胎新生儿进行研究。建立了中国11市合计及各市
大豆酸奶是一种兼具口感和营养的保健食品,对改善膳食结构、增加人体植物蛋白摄入有重要作用。以大豆作为原料,添加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制作大豆酸奶,以感官评价作为大豆酸奶的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酸奶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大豆酸奶优化后的工艺为大豆和水按照1∶10的比例配制磨浆,添加白砂糖为10%(以干大豆计),以RSJ2作为发酵剂,在42℃下发酵12 h。优化工艺后的大豆酸奶色泽均匀,具有典
目前,国内二氧化碳捕集工程都是分塔模式,为水洗塔、吸收塔与再生塔三塔运行。本文在掌握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原理及工艺流程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性和先进性,并从工艺流程、占地、能耗等相关因素入手,提出了将水洗塔与吸收塔合建,形成一种新型的水洗、吸收、洗涤多功能塔,以解决部分问题,确保后续二氧化碳捕集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合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和适当借鉴域外法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法治道路。一方面,它既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又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是继承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另一方面,它适当借鉴域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模式和做法,而做到识别有据、借鉴有度,是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独立自主
新文科建设是以育人育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训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新文科”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优化贸易经济专业实训课程结构为目标,结合贸易经济实践育人现状,通过高校协作、校企合作、行业协调、政府政策和社会反馈等多元形式,形成以高校为主导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多元协同育人优势。构建校际、校企、校地、校政、校社“五位一体”的多元协同育人实训课
目的 评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80例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为调查对象,收集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嗽缓解、肺啰音以及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比
戏剧与诗歌、小说、散文三类文学体裁并驾齐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戏剧人物在戏剧作品中占据主要地位,对戏剧人物进行分析是掌握戏剧作品的关键。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人物众多,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雷雨》(节选)中,周朴园和鲁侍萍是主要出场人物,通过紧抓人物关系、设置有效问题以及揣摩人物潜台词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征。以此为例探寻戏剧教学的人物形象分析。
<正>在“安吉游戏”的引领下,我园在户外给孩子们添置了很多低结构材料,深受他们的喜爱。当我所在的小三班轮换到滚筒区活动后,孩子们推、钻、爬、滚,玩法层出不穷。有一次,佳慧和楚君偶然间将球放在了两个滚筒中间,一个新的玩法出现了……一、尝试滚筒运球佳慧和楚君一起推着两个紧紧靠在一起的滚筒向前走,并将球放在中间跟着一起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