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中两个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5%,创造了整个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基尼系数长期居高不下,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需要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税制是以间接税为主体,90%的税收来源于企业,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难以把握。现有的研究主要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局部均衡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假定:间接税完全通过应税产品价格上升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个人所得税不能转嫁,其税负完全由纳税人承担;企业所得税要么假定不能转嫁,其税负完全由资本所有者承担,要么假定可以转嫁,按照设定的比例由资本所有者、劳动者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对税负转嫁进行主观假定,往往不符合税收归宿的实际情况,不能准确测算居民税收负担的确切情况,也不能全面分析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根据一般均衡理论,所有税种的税负都是可以转嫁的,税种的课征或税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供求和价格,从而对居民收入产生来源端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影响产品的供求和价格,从而对居民收入产生支出端的消费效应。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是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结构关系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全景描述经济系统运行的数量模拟系统,可以综合反映税收与整个经济系统的联锁关系(linkage),能够准确模拟税收对要素及产品价格的影响。本文构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CGE模型,编制涵盖所有税种和异质性居民的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分析现行税制下各单个税种、间接税整体、直接税整体、所有税种整体及营改增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测算各自对居民收入分配的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整体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内在原因,提出增强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的税制改革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分别从国民收入分配和一般均衡理论探讨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理,分析税收再分配效应的度量方法,介绍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理论。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参与及调节收入分配的演变过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的历次改革,从国民收入分配层面分析间接税参与及调节收入初次分配、直接税参与及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演变过程。第四章是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CGE模型构建及数据基础。构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CGE模型,编制涵盖所有税种和异质性居民的中国社会核算矩阵,并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校准和设定。第五章是基于CGE模型的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测算分析。运用CGE模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其他间接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单个税种、间接税整体、直接税整体、所有税种整体及营改增的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分析,测算各自的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整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和其他间接税具有累退性,扩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营业税呈累进性,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间接税整体呈累退性,扩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直接税整体具有累进性,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我国现行税制整体上具有累进性,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不显著。营改增具有较弱的税收累进性,使居民收入分配稍有改善。第六章是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根据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应测算结果,结合税制改革历程及调节收入分配的演变过程,指出我国税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第七章是增强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的税制改革对策。根据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要求及调节收入分配存在的不足,提出增强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的税制改革的原则定位、总体方向和具体措施。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编制涵盖所有税种和异质性居民的社会核算矩阵,为研究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提供数据基础。2.构建CGE模型,为研究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效应提供最关键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支持。CGE模型能准确测算税收政策调整对各类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影响,是研究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的关键。根据我国现行税种的特点和征收环节,将所有税种内嵌于CGE模型之中,并在模型中反映各组居民收支情况,从而构建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CGE模型。3.分解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制定测算方法,为研究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搭建分析测算框架。根据CGE模型模拟结果,以市场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差异反映收入效应,以实际收入与真实收入的差异反映消费效应,以MT指数和税收累进性指数P作为衡量指标,整体分析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