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大量涌现,使居民对国产食品的信心受到严重冲击。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作为目前可认证的安全性、品质性最好的食品,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动植物生长激素、人工合成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产地环境、生产加工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在实施中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方法。现代食品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终端,其需求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运行。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研究分析其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对于有机食品经营与生产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从陕西省榆林市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消费者需求理论、消费行为理论、市场供给需求理论,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国内有机食品发展状况,建立有机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分层随机抽样获取的榆林市两区十县共311个样本数据为基础,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各维度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月均收入、认知及态度、健康感知因素、产品属性因素、购买渠道与宣传力度、舆论因素六个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月均收入和产品属性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环保意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中是否有老人儿童六个变量的实证结果与假设相违背,影响不显著。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还显示,榆林市有62.1%的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有购买意愿,37.9%的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没有购买意愿。而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较低,表明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有机食品商品特征和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特点,从多主体视角提出了榆林市有机食品的经营与生产的建议及对策:(1)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坚持诚信经营,严格质量管理;促进科技转化,提高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活用定价策略;关注市场口碑,树立品牌意识;(2)生产型农户应当依托新型业态,提升主体地位;严格质量控制,促进合理经营;(3)政府在有机食品市场中应当加强资金支持,助推技术转化;强化政府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力推宣传引导,提升市场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