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配套改革内容的林地流转,林地流转对于解决林地细碎化经营,实现林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户林业收入和林业的经营效率具有特别重大的作用。作为新一轮林改的首个试点省份,福建省从2003年起就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该制度在福建至今已运行十余年,随着制度不断地深化,福建省一些地方逐步在探寻林地和林木的使用权流转道路。了解影响林地流转行为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因素、明晰当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主要特征、实证分析福建省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权市场化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宏观与微观因素,认为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宏观因素有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林地流转社会化服务水平和产权稳定性,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微观影响因素包括户主因素、家庭因素、林地资源禀赋和农户对政策制度认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三明、南平的168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研,首先对调研区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流转时间与规模、流转的来源与去向、流转期限、流转途径、流转原因和流转的支付与收益方式。在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选取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林地资源禀赋、林改政策制度四大方面共计13个自变量,分别建立农户林地流入和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林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是林地总面积、初始林地面积、是否村干部、家庭林业收入、对林改政策是否了解、本地是否有林权交易市场和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而影响农户林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申请采伐指标是否容易、林地总块数、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是否有林业收入、林地总面积、从事林业中男性劳动力数。最后,通过对本文进行简要的总结后提出加快建设林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宣传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引导非农就业比例高的农户流出林地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期规范和促进林权流转,提高林地规模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