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总量稀缺和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一直存在,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着相当程度的土地资源限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用地规模扩张过快、粗放型土地利用等问题,也对城市提高土地利用绩效造成极大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城市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湖北省土地利用绩效研究对完善我国土地利用布局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建成区土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从4个准则、14个指标构建湖北省城市土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TOPSIS法,对湖北省12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11年11年间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对阻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障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湖北省各时期土地政策对土地利用绩效及障碍因子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多数城市人均用地不足,低于国家城市非农人口人均城区面积,土地人口容纳能力有待增强;湖北省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2001—2011年间增长率高达90%,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湖北省城市土地产出水平整体保持在全国中等,12个地级市2011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差距明显,建成区投入产出比严重不足;湖北省土地利用绩效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后期上升明显,绩效水平经历了从“低质绩效—优质绩效”的发展过程,其发展与湖北省“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土地政策重点一致;2001—2010年,土地利用效益是制约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土地投入水平障碍度也相对较高,城市土地投入水平和投入结构有待改善。从障碍因子层面来看,最大的障碍因子是地均工业总产值,其次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最大的障碍因子是地均从业人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障碍度也开始彰显。在未来城市土地发展过程中,湖北省应切实做到:保证城市土地生态可持续性、不一味追求城市土地效益增长、保障城市土地利用整体协调性并减少单一指标障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