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老年期痴呆肾虚精亏证、痰浊阻窍证、寒凝血瘀证三个典型证候的部分微观机制。方法:在采用现代医学相关理论构建老年期痴呆疾病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因学理论,运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动态叠加相关处理因素,通过分次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长时间持续性腹腔注射D-半乳糖,构建老年期痴呆疾病动物模型;在疾病模型基础上,分别叠加房事不节和过度疲劳、投喂高脂饲料、寒冷刺激,建立老年期痴呆病证结合三个典型证候的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变化,组织病理学改变,分析与发病机制相关的多个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老年期痴呆大鼠均表现出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均有海马、肾脏和睾丸组织病理的改变。2.老年期痴呆组和三个典型证候组大鼠IL-6、TNF-α、MDA、GSH-Px、NO、SOD、 Tau、Aβ1-42、AChE、ChAT、T和E2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P<0.05)。3.与老年期痴呆组比较,病证结合肾虚精亏证模型大鼠GSH-Px、SOD、T、E2和ChAT的活性下降(P<0.05),NO含量上升(P<0.05), MDA含量上升(P>0.05):病证结合痰浊阻窍证模型大鼠IL-6、TNF-α含量增加(P<0.05),Tau和Ap1-42含量表现出增高的趋势(P>0.05);病证结合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NO含量增加(P>0.05),总体表现出多个发病机制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协同致病的趋势。结论:1.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氧化应激反应的启动、蛋白异常的修饰和沉积、胆碱能系统的负载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均是老年期痴呆疾病的发生机制,5种发病机制既独立诱导老年期痴呆疾病病理因素的变化,又协同控制该病的发生发展。2.老年期痴呆的三个典型证候的演变存在着5种发病机制的交叉影响。其中,老年期痴呆肾虚精亏证的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反应、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及胆碱能系统的负载有关,痰浊阻窍证的发病机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蛋白异常的修饰与沉积有关,寒凝血瘀证与血管损伤、NO的释放有关。3.结合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结果,可见肾虚精亏证组的病变最严重,表明肾虚是老年期痴呆疾病的基本病机,肾虚精亏证是老年期痴呆的典型证候类型。三个证候因素互为病因,表现出因痰致瘀、因瘀致痰,因虚致实、实中有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