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及其释放机制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近年来已作为重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之一引起广泛重视,其主要致病力是形成生物膜(biofilm,BF)的能力。所形成的生物膜中超过90﹪的成份为胞外多聚物基质(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matrix,EPS),胞外多聚物基质主要由一些胞外多糖,蛋白质,DNA以及一些其它的大分子组成。目前胞外DNA在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在很多细菌中都有报导,但在表皮葡萄球菌中生物膜中的作用未见相关研究。本论文旨在探讨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及其释放机制。 一.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为了研究胞外DNA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我们使用DNA酶(DNaseI)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菌株RP62A和1457株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细菌培养后0、2、4h时加入DNaseI能够抑制生物膜的形成,6h加入时则部分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而对成熟生物膜(12h)则无明显的影响。 进而我们研究了DNaseI对表皮葡萄球菌起始黏附的影响,在表皮葡萄球菌1457菌株PBS悬液加X6孔板时加2XDNaseI(终浓度2mg/mD处理,未经DNaseI处理作为对照。经DNaseI处理的菌悬液只有很少的细菌(1.2×103个细菌/cm2)黏附在培养板(聚苯乙烯,Polystyrene)的表面。未经DNaseI处理的菌悬液黏附在培养板表面的细菌数为25.8×lO3个细菌/cm2,是DNaseI处理过的菌的24倍。 为了解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的释放情况,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A260)的方法检测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菌株在对数生长早、中、晚期(2h、4h、6h)胞外DNA的释放量。结果显示胞外DNA的释放量以对数生长早期为最高(10.92+0.40ug/m1),中期下降(8.12~0.46ug/m1),而对数生长晚期又略有上升(9.54+0.43ug/m1),提示胞外DNA与基因组DNA是相似的。 为了了解胞外DNA是否来源于染色体DNA,我们根据NCBI公布的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选择了平均位于细菌染色体DNA上的五个基因:yycF,trpS,srrA,sigmaB和isaA,设计引物,分别以表皮葡萄球菌t457株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胞外DNA为模板行PCR,结果显示基因组DNA与胞外DNA均能扩增出相同片断。 二.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释放机制的研究 AtlE(autolysinE)蛋白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起始黏附阶段起作用,为了解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点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atlE基因在对数生长早、中、晚期(2h、4h、6h)的表达水平。发现atlE基因在对数生长早期其转录水平最高,中期最低,这与胞外DNA在对数生长期的释放情况是一致的,说明胞外DNA的量与atlE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为了解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与胞外DNA释放的关系,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敲除突变株,并对SEl457野生株和AatlE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起始黏附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突变株丧失了形成生物膜形成能力(野生株A5701.05,突变株A5~0.092),其在多聚物表面的起始黏附能力也明显下降,野生株黏附在多聚物表面的细菌数(31.2×103个细菌/cm2)是突变株黏附细菌数(0.8×103个细菌/em2)的40倍。 我们用PicoGreen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了1457野生株和AatlE株浮游培养与起始黏附期的胞外DNA量,结果都表明在浮游培养与起始黏附中突变株与野生株比较DNA的释放量均明显下降。为了更好的反映不同培养环境下胞外DNA的释放情况,采用荧光染液碘化丙啶(PI)对在96孔板中静置培养的1457野生株和AatlE株细菌进行染色,PI染液不能透过细胞膜,只染细胞外DNA,所染色的DNA应为生物膜及悬浮于培养基中的DNA,结果显示AatlE株胞外DNA量与野生株比较明显减少;又用另一种荧光染液DDAO对流动装置flow-chamber中形成的生物膜中的DNA进行染色,结果也显示△atlE株生物膜中胞外DNA量与野生株比较明显降低。 Agr为群体感应系统,agr突变会导致AtlE蛋白表达增加。我们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细菌生长平台期(24h)1457野生株与D~agr株atlE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Aagr株atlE基因的表达水平与1457野生株未见明显差异,同时也检测了Aagr株微量板培养及生物膜中胞外DNA的释放,发现其胞外DNA的量高于1457野生株。 我们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对数生长中期(4h)icaA,icaR及sigB三个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与野生株比较,AatlE株的icaA转录下调,icaA负调控子icaR转录上调,而负调控icaR的sigB转录下调。 综上所述,通过DNA酶能够降低表皮葡萄球菌起始黏附从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证实了胞外DNA是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所必需的。通过构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敲除突变株,表明atlE基因能影响胞外DNA的释放,用表皮葡萄球菌1457Aagr株表明agr系统可能通过调控atlE基因参与胞外DNA的释放。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6日,努比亚于北京水立方举行“9无止境”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款无边框手机nubia Z9。努比亚开创的a RC屏幕技术,将液晶显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边进行视觉隐藏,为
文中主要对GPS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的主要测量方式有动态观测方式和静态观测方式、参数转换法等手段,并针对这三种测量方法的适宜性和相应工作原理作解释。文中所开展的讨论是根据笔者自身多年的经验来进行,希望所讨论的内容能够对同行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有所借鉴价值。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体系,培养精原细胞,为精原干细胞研究提供实验模型;在雄激素的作用下,观察精原细胞在体外分化过程中的变化,以了解精子发生中睾丸支持细胞以及雄性激素在精原细胞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为黄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症(DSS)的病原体,有4种不同的血清型(1-4型)。主要传播媒介
[推介词]自然法界与人生境界在自然法界面前,“人”的意义究竞有多大?古人有“逐日”的狂妄,“补天”的荒诞;今人有“战天”的不自量力,“斗地”的旷世野蛮。然而这一切在地
目的:1型糖尿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柯萨奇B病毒感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机制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
以一款山竹饮品开始创业之路,目前赞果公司的直销业务已经发展到全球。作为音乐爱好者,让赞果创办人兼董事会委员欣喜的是他的公司远比披头士乐队在一起的时间长久,而且现在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防治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药剂,开展了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三叶期后用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600~750 mL/hm2兑水450 L/hm2茎叶喷雾,可有效防除冬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猪殃殃、播娘蒿,速效性好,对小麦安全。超量使用后小麦叶片可能会出现枯斑,但可恢复。  关键词 冬小麦田阔叶杂草;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优质药剂,开展了不同剂量13%井冈?低聚糖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3%井冈?低聚糖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血吸虫病疫苗侯选分子研究表明,多数抗原不能稳定诱导高于40%的免疫保护性。对此的解释多认为单一抗原成分诱导免疫保护性的能力有限,或是尚没有找到有效的抗原组分。其实,这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