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欧美,Phillips的“小组讨论学习法”、Aronson的“拼图学习”,和Johnson&Johnson的“共同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等的学习方法逐渐涌现并流行起来。在日本,及川平治的“分组学习”和小川太郎的“共同学习”,1960年代的相泽保治的“自主性的协同学习”和末吉悌次·信川实的“自发性协同学习”陆续出现,70年代高旗正人则提出了“自主协同学习”。近年来,以“协动学习”为方向,池田玲子的小组反应活动和馆冈洋子的小组阅读活动备受推崇。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其在我国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仍未发展完善。如何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有效地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二外日语教学实践中亟待研究。鉴于此,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专门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以长春某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大三的某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授课,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本实验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实验班和控制班两个班级前测和后测的成绩,运用SPSS19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日语成绩产生来了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学生的日语成绩进步相对较大,进而证明了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有效地帮助提高学生的二外日语水平。在试验结束后,为了研究实验班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接受态度,笔者对实验班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显示,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更为学生欢迎和接受,在提高学生日语学习兴趣和增强日语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更有优势。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方面更为有效,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值得日语教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