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疑难问题分析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trac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1997年《刑法》中设置非法行医罪,以更严厉的刑事处罚手段加大了对此类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也加速了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法制化改革的步伐。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条例》、《中外合作合资医疗机构暂行办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医疗管理法律法规体系。2008年《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为《解释》)出台,更好地解决了非法行医罪认定中“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的界定、“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以及“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等问题。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修改〈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原司法解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将原来《解释》中的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开办医疗机构的行为,从非法行医罪的几种客观情形中删除了出去,同时对什么是非法行医致就诊人死亡的情况进行了明确的释义。新解释严格遵循了刑法罪刑法定的原则,做到了非法行医定罪的科学化和精准化界定,有利于司法和执法部门依法审判和行政。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非法行医罪方面的立法日益完善充实,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处理社会复杂纠纷问题的需要。司法认定中的相关标准仍然不统一,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在监管和打击非法行医上的做法也有很多差异,存在着诸如:“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如何界定、如何理解“情节严重”、执业医师超出执业地点、类别和范围行医是否符合非法行医罪要求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非法行医罪认定中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钻研。本文通过对非法行医罪相关理论的研究,就非法行医罪在司法认定上的若干争议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围绕医疗行为、情节严重、主体范围、主观罪过四方面展开。首先,医疗行为应该由专业医学人员所为的,以运用医疗知识和技术为行为表现形式的,以医疗而非诊疗为目的的活动。同时,非法行医要注意在行政法和刑法上含义的差别。情节严重,应界定为足以造成就诊人健康严重损害或死亡的后果。注册医师超出规定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行医不应该认定为非法行医罪,情节严重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罪。对于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笔者认为相当因果关系说更加具有合理准确。在非法行医罪主体方面,本罪犯罪主体属于一般主体,所有人都有触犯非法行医罪的可能性;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应当包括乡村医生在内,传统中医学者也可以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本文还认为本罪基本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对于加重结果所持的心理状态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被害人承诺并不能作为本罪的违法阻却事由。
其他文献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制造并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活性氮(N),造成了全球性的N沉降问题。过去的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研究探索N沉降的持续增加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
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也是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协同育人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专
荞麦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菌消炎、降糖降脂、抗高血压、减肥等药理活性,是良好的药食两用粮食资源。但荞麦也
当前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储备与输出。信息时代引发教育改革,
我们在家里,他们在路上;我们在过年,他们在帮我们过关。越是危险袭来,越见责任担当;越是危急时刻,越显大爱无疆。$$这个春节,我省医务工作者纷纷取消休假计划,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亦有
报纸
<正>只有严格的专业化能使学者在某一时刻,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时刻,相信自己取得了一项真正能够传至久远的成就。今天,任何真正明确而有价值的成就,肯定也是一项专业成就
期刊
<正>1教学目标(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
在国家建设部的创导和组织下,2007年9月22日,全国108个城市同时举行了“无车日”活动。从新闻媒体的报道看,普遍反映道路畅通了,汽车尾气污染减少了,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间缩短了。
用已被三等分一角的三角形,通过平行投影与求解的任意角所在的三角形重合,三等分任意角.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以哈特为首的实证主义者坚持认为法律与道德可分,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只有保持法律内在的道德价值才能实现忠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