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课程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变化,即开始由课程开发范式向理解范式转变。研究范式的转变使课程研究开始关注课程中“人”的存在,教师作为正式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化的关键,其课程理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三十余年,可以说现在是课程改革的深化时期。虽然我国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理想之处。教师作为课程理念向实践转换的关键,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其课程理解基本状况进行考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搜集与整理教师课程理解的相关文献发现,在研究对象方面,现今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课程理解主体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多以量化研究为主,相较而言,在课程实践这一具体课程情境中,对教师课程理解基本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决定采用质的研究取向中的个案研究法,选择单一个案嵌入式设计对幼儿园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状况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问题提出。主要介绍与分析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从相关概念界定、教师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两部分对教师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反思与总结。第三部分:研究方法及过程。主要陈述了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介绍了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对研究中的伦理与效度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幼儿园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状况。主要从教师“宣称”的课程理解、教师“行动”中的课程理解和教师课程理解的“受制”三个方面较全面、立体地呈现了幼儿园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状况。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针对第四部分的研究,总结出教师课程理解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切的提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