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法勘探在所有物探方法中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不论是固体矿产的普查、详查,还是油气构造、煤田构造的普查,以及某些地质问题研究、地质填图等工作,磁法勘探都可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磁化率能反映自然界中土壤、岩石、沉积物等物质的磁性特征,可用来分析磁性矿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组合规律,本文对研究区范围的129块标本进行了岩性分类和磁化率的测量,可以发现最明显的红色正异常区并非岩性本身造成,可能是矿床和矿化、小磁性地质体等引起的局部性异常。磁异常的处理和转换是磁异常解释推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经过处理,突出有用异常的信息,有利于异常的解释推断。本文介绍了磁异常的三种处理和转换方法:化(磁)极、延拓和求导,对原始异常图进行了垂直方向化极、向上延拓50m、100m、200m、500m、1km和2km以及对x、y两个方向一阶求导的处理,从中发现磁异常是由几个体积小、延深深度不到500m的磁性地质体造成的。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如果只依靠高精度磁测是远远不够的。化探是找矿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本文还针对研究区1比5万化探工作,对其中的Au、Ag、Cu等15种元素进行异常分析,运用传统方法确定异常下限,用surfer绘制出各个元素的地球化学图,并与磁异常图进行对照,发现Au、Ag、Hg和Ni四种元素在磁异常区存在异常。本文最后结合研究区的地层产出、岩性分布和构造类型等地质特征,对磁异常图和元素的化学异常图进行综合分析,圈定出一处找矿有利地段,该远景区可能存在伴生金、银矿床和热液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