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名誉侵权的法律规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人都有了自己的麦克风,可以为自己发声。自媒体拓宽了人们表达的渠道,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利用自媒体侵害名誉权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自媒体名誉侵权现象愈演愈烈,自媒体名誉侵权案件也是日渐增多,人们的名誉权保护与救济成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自媒体的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殊的传播模式,使得自媒体环境下的名誉侵权与传统名誉侵权存在较大的差异,自媒体环境下的名誉侵权呈现出了侵权主体的匿名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侵权损害结果的放大性和严重性及其侵权救济的困难性等诸多特点。基于其侵权特点的特殊性可以看到,自媒体环境下名誉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侵权形态,在对自媒体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行为的规制上,我国现有的规范名誉侵权的法律法规已然是无法合理地对其进行规制的。如《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是对网络侵权的规制条款,但是该项条款依然存在相关内容适用界限模糊且不完善的弊病。再者,自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自由和名誉权的矛盾突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我国立法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法律的滞后性,给司法机关在处理该类相关案件时带来了难题。为了更好地把握规制自媒体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行为,本文结合自媒体平台下侵害他人名誉权的相关审判实践,对自媒体环境下名誉侵权问题从法律规制上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完善建议。从我国现有的立法规制现状来看,我国立法存在如网络侵权立法体系不健全、未区分不同类型自媒体侵权主体的侵权责任认定、缺乏有效的自媒体监管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文中提出的我国现有的对规制自媒体环境下名誉侵权的立法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剖析相关案例以及借鉴域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名誉侵权立法体系较为成熟的的国家的法律规制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自媒体环境下名誉侵权规制的建议:一是完善现行侵权法,补充自媒体侵权内容;二是根据不同标准对自媒体侵权主体进行类型化区分,细化和明确界定不同自媒体侵权主体的归责原则以及责任承担形态;三是区分一般用户与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进行限制性保护;四是加强完善对自媒体行之有效的监管规范,促使科学有效的政府监管与自媒体行业自律的有序衔接,合理和有效地防范和规制名誉侵权现象。
其他文献
在理论和实务界,信义义务一词被运用于诸多法律关系中,例如董事对于股东、普通合伙人之间、普通合伙人对于有限合伙人、高管对于股东、控股股东对于中小股东、律师对于客户、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一项尖端的医疗技术,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医学中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虽然我国器官移植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能够进行肝脏、肾脏等各
现代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已逐渐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企业模式,转而走集团化、跨国化的道路。企业集团化使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还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为解决集体管理组织非会员权利人作品管理问题,北欧国家设计出了延伸集体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下,一些集体管理组织被法律赋予了管理非会员权利人作品的权利,它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
在新立法法修改之前,江西省唯有南昌市有地方立法权,自其《立法法》修改之后,除它以外的十个设区市也获得了地方立法权。目前,包括江西省在内的新取得立法权的设区市的立法工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由此,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此项工作的好坏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村人口还是占有很大比重,现实生活中农村地区的刑事“私了”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学术界对私了有一些研究,但大都从法学规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