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情境下环境教育对游客亲坏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壮大,大量游客涌入红色遗址参观学习。面对客流量带来的环境压力,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环境教育与红色教育整合的模式,不断探索游客行为干预的更有效方法。但目前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内的环境行为仍然问题突出,现有的融合教育系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目前,关于游客环境的行为干预研究主要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传统的教育系统大多从理性角度出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能取得长久的积极效益。目前的研究开始尝试拓展感性分析视角,将情感的影响考虑进教育系统中。“情理合一”的研究视角为现有的游客环境行为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思路,但游客心理的复杂性使得目前的研究框架尚欠完善。因此,有必要不断丰富游客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以便为游客环境行为的干预提供更有效的实践参考。本研究遵循现有的研究逻辑,从理性和感性结合的视角出发,主要考察游客环境教育感知和敬畏情绪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了209份井冈山红色旅游游客的样本进行整理分析。一方面,通过均值分析,对样本整体的亲环境行为特征、环境教育效果和敬畏情绪程度进行划分和归类;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试图解析自导式环境教育感知、外在环境感知评价和敬畏情绪这三个因子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及其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关系。均值分析的结果表明,红色旅游游客的亲环境行为代际差异明显,游玩方式和政治身份(中共党员和非中共党员)都会对其形成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年龄段较高的游客、散客群体和旅行社包价游客、党员身份的游客表现出更好的敬畏情绪唤起和亲环境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景区内的自导式环境教育系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游客敬畏情绪的产生,进而激发游客的亲环境行为。同时,研究结果也反映了景区在年轻人和非党员游客群体的敬畏情绪唤起、导游讲解、他导式环境教育和景区解说系统上的不足。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实地调研,本研究为井冈山红色旅游游客亲环境行为的提升提供了如下参考建议:在情感干预方面,积极构建游客与景区的身份认同;在环境教育系统方面,鼓励游客之间的互相监督;在解说系统方面,突出红色氛围的营造。
其他文献
在社交网络中,个人头像作为一种稳定的内容,被用户用来对外展示个人的形象,头像中呈现的人脸和风格特征受用户的性格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同样,用户日常发布的图像因用户的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就是通过发放资金的方式来救助在基本生活保障线以下的群体,于是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进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说到初中数学中的"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往往会让人联想到从"数"的角度去建立函数关系式,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而有时从"形"的角度去研究最值则显得更加直观、简洁.在几何中与"最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一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体育教育也要改变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减负以后,学生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大幅度
为解决动态环境下运动信息检测问题,引入了GPS测量系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强、集成度高等特点,同时该设计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系统的运动信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