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与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3年7月起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10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入选标准与淘汰标准,选取其中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复查CT及出院后定期复查CT结果有无脑积水,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17例和非脑积水组63例,以非脑积水组为对照组,根据既往文献报告及本次入选患者具体治疗情况,选定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术后脑池和脑室血量计分、高血压、低钠血症、出血次数、脑室积血、手术方式、腰大池引流、糖尿病、手术时机、颅内感染等15个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与aSAH后脑积水发病相关的因素,并做出分析。结果通过对非脑积水组(63例)和脑积水组(17例)之间15个相关因素的统计、对比与分析,发现其中性别、动脉瘤位置、手术方式、糖尿病、高血压与手术时机等因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术后脑池与脑室残余血量计分、低钠血症、出血次数、脑室积血、颅内感染等8个因素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腰大池引流为保护性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由Wald值检验显著性后可得出,各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脑室积血、术后脑池和脑室血量计分、低钠血症、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颅内感染及出血次数。结论aSAH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在互相作用下所形成的; aSAH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依次为脑室积血、术后脑池与脑室残余血量、低钠血症、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颅内感染及出血次数;对于入院时脑池及脑室内积血较多、Hunt-Hess分级较高患者,尽量于术中清除脑池与脑室内残血,术后及时行腰大池引流术引流脑脊液,对于减少aSAH术后并发脑积水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