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空间视域下的环境拒抗机制研究--以雾霾系列事件为例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议题不断被提上议程,但以公关和宣传为核心的主流媒体往往含糊其辞,有意无意地规避或隐藏对抗性环境话语。于是,环境抗争者们转向微博、博客和贴吧等网络平台,集聚成一个对抗性的网络公共空间,以争夺政府注意力。其中,充斥着各类对抗性环境话语的生产、行动和主体。为此,本文拟探讨三个问题:其一,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环境抗争问题是如何驱动的?其二,网络环境抗争的话语、行动及身份有何特征?其三,围绕雾霾系列事件,其引发的抗争问题是如何驱动的,其话语、行动及身份有何特征?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9年中的雾霾系列事件,以环境传播理论为指导,采用网络民族志、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环境传播、环境抗争和雾霾事件的研究状况。第三章框架设计,结合拉克劳和墨菲的拒抗机制,提出对抗性环境话语、行动和身份的三个模型,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案例分析,围绕雾霾系列事件中的话语、行动和身份三个维度,与前述模型互为印证。最后得出结论。
  基于选取的雾霾系列事件,深入探究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对抗性环境话语、行动和身份的驱动形式,发现:对抗性环境话语经历认知与争议、转化与归因、修正与深化三个阶段,并分别从环境污染话语、环境安全话语和环境正义话语展开抗争;对抗性环境行动多借助网络,采取媒体的合力叙事策略、法律的监督问责策略,以及较为激烈的身体共意剧目的行动策略进行抗争;在对抗性环境身份方面,三类主体:作为生态主人翁的环境公众、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专家学者和作为倡议者角色的非政府组织,最为显著。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推导出一个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环境拒抗机制模型,以期为中国的网络环境话语研究提供鉴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分析天津市1995-2009年16年间的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得到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运用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的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耕地资源数量在波动变化中呈减少趋势;人均耕地减少,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逐年降低,未来10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已经逐渐成为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首选。这种接收信息的方式更符合快节奏以及碎片化生活方式,从而对传统媒体包括时尚杂志期刊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发展背景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稳定自身的市场份额、与新媒介进行融合的战略性改革,是传统媒体包括时尚杂志转型的必由之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描述了我国时尚杂志转型的发展演变、具体实践、转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运用PEST、SWOT和竞争五力模型对时尚杂志的转型环境进行分析
新技术的发展让传统媒体面临危机,受众流失,营收下降,媒介融合成为新闻媒体继续生存的必经途径。自2014年国家推行媒介融合实践,从中央到省市级媒体纷纷进行转型。而县级报刊、广播、电视台作为我国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最基层的主流新闻媒体,资金匮乏,人员短缺,既需要应对技术带来的行业变化,又需要应对其他大型媒体的激烈竞争。
  2018年中央提出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级媒体在国家行政力量、技术改革和生存压力的推动下,开始转型。越来越多的县级媒体机构因为新媒体有了新活力。2019年,党中央召开第十九届四中
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其建设和发展为世界各国的汉语和中华文化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澳大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于2005年成立,截至2019年12月,澳大利亚共建立了14所孔子学院、6个孔子课堂。澳大利亚各界认同和支持孔子学院的同时,也表达出一些质疑和批评的声音。2019年8月22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发布公告,单方面宣布中止孔子学院合作。虽然“孔子学院停办事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发生,但在澳大利亚却是首次出现。
  本研究从主流媒体报道的角度入手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工艺流程以及吊装安全性分析,对风机塔筒、机舱、叶片组装以及叶轮吊装等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做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技术;吊车选型;注意事项  一、引言  风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占地少、投资少、装机规模灵活、技术相对成熟、自动控制水平高、运行管理
期刊
摘 要:本文先分别阐述了路基上和长桥上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再对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与德国Rheda2000型无砟轨道进行简要对比。  关键词:CRTS I;Rheda2000;无砟轨道  1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1.1 结构设计概况  CRTS I双块式无砟轨道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其在路基上、隧道内、短桥上采用连续道床板结构,而在路基桩板结构、长
期刊
摘 要:"谷贱伤农"是农业经济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主要是基于需求弹性理论,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打破"谷贱伤农"形成的两个基本假设:农产品的Ed1  由图2可知,如果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由Ed1,那么,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S1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2的位置,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由P1只下降为P3,而不是原来的P2。这时,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小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
期刊
对于文化内涵的定义,虽然十分繁多,但始终文化的概念与人的内涵总是密切相关的。[1]"文化的功能既体现在民族之间的自我区分,还体现这出一种人性的自我治疗。正是这种治疗功能,使我们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世俗和倔强的自我本性得以改善,被更为普世的人性从根本上替代。[2]由于文化具有这种关于人类精神和理想人性的概念,电影文化成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天电影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成
期刊
长达千年的中世纪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信仰可以说是是中世纪的代名词。有关中世纪的由来,则是后来那些追求精神解放和进步的人们贴上的标签。中世纪始于公元5世纪下半叶直至公元15世纪上半叶,不幸的是,对中世纪了解不深的人们总以"黑暗时代"来标榜它,读《信仰时代》,让我们对这个让人却步的时代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的确,但丁优美的抒情诗后是大量目不识丁的民众,富丽庄严的哥特式教堂下是肮脏简陋的茅屋。中世纪就是
期刊
摘 要: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对其失败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剖析,他呼吁改造国民性,培养和造就一代新民。后来他将当时的20篇论文汇编成册,定名为《新民说》,其中《论公德》、《论私德》两篇文章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其视角下的道德观。本文力图在正确认识和评价梁启超道德观的同时,也从中找到能够警醒自身以及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所裨益的方向。  关键词:梁启超;公德;私德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