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其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竞争力。但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明显的不足,忽视了对教师的管理。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判断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和贡献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面的研究还不太完善,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研究更少,若想要提高高校教师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对工作的积极性,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就必须要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QC学院为例,对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优化展开了研究。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阐述了绩效、绩效考核等概念,并介绍了目标管理法、公平理论等相关理论;第三章简单介绍学院的概况、绩效考核现行办法及流程,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各教师对当前绩效考核的认知和满意度;第四章对QC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QC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绩效考核未实现科学的管理、绩效考核主体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QC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造成绩效考核工作效率下降。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五章提出QC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的优化建议,设立优化的目标,本次优化主要是为了实现以学院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根本转变,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坚持“尊重规律、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完善QC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第一,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针对于各部门职责模糊的问题,QC高校还需要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加强校内所有教职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引起教师及管理者的重视;第二,优化绩效考核主体,在原有绩效考核主体的基础上,QC学院绩效考核主体还应当引入外部专家和学生来作为考核主体;第三,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因为理论型教师和技术型教师的侧重点不同,需要进行区分对待;第四,积极的应用绩效考核结果,避免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福利等方面结合,认识到绩效考核对自身以及整个学校的重要作用。最后,为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馈及沟通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并培养专业的绩效考核人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QC学院乃至我国其他民办高校在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由于本文的研究能力有限,关于高校绩效考核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笔者会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对此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
人工智能时代下,算法技术迅速发展,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利用算法进行定价,或者以算法为桥梁互相交流。算法使得经营者之间的合谋变得更加隐蔽,算法合谋越来越多地被执法机构所关
玻璃瓶质量检测是制瓶产业的重要环节,质量把控关系到客户需求,数据统计助于工艺改进。玻璃瓶成型过程处于高温条件下(最高达1560℃),工艺把控非常困难(8%-10%的不合格率),所以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生产线上质量检测的实地考察,发现玻璃瓶上的缺陷小且区分难度大,特别是位于瓶口的缺陷,现有基于机器视觉方法的设备区分缺陷类别的效果不好,对玻璃瓶底模号的分类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了改进方法:基于卷积
由于技术趋势的推动、处理能力和移动计算存储空间的提高,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的信息处理中心和办公室助手,同时也存在安全问题。随着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违法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需要智能终端数字取证技术来打击这些犯罪。目前主流智能终端数字取证方法都是基于软件,需要特定工具或者系统的支持。当无法得到特定工具或系统无法使用时,这些方法将失效,因此需要一种不依赖于工具和系统的智能终端取证方法。在移动智能终端
早在公元前的中国春秋时期,老子便已提出了自我认知概念的雏形。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将人的自我本性喻化为了“朴”,而“朴”是指万物未经俗世沾染的敦厚淳朴的自我本性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降低风险而形成规模效应,掀起了一股并购的浪潮,而随一系列并购行为的发生带来的是商誉的巨额高涨和商
生物进化论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是学科发展的高速度性、学科广度的交叉性、学科知识体系的网络性、生物进化论的动态性、内容传授的描述性等方面的内容。探索生物进化论的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开创了社会建设由"管"向"治"转型的新的成长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精细化"和"社会治理"有机相融,擘画"推进
情节犯是我国刑事立法的特色,在我国刑法中具有独特的品格和价值。虽然我国学界关于情节犯的概念、情节犯中情节的体系性定位、情节犯的存废以及情节犯的司法适用有所研究,但完全从立法论角度,审视我国刑法分则中所有情节犯规定的学术文章数量不多。情节犯的出现取决于立法者,对情节犯的研究要回归立法本身。因而本文从梳理、总结现有的情节犯出发,探究情节犯的成立条件,并围绕如何完善情节犯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