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作为服务行业正在日益承受着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使得银行需要迅速改革,寻求利润增长点,准确把握利润来源。然而,银行的产品多而杂,且银行的间接成本费用占比极大,如何将这些共同成本准确分配到各类产品身上,是银行业目前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银行使用传统成本分摊方法过于简单,成本追溯性差,数据的参考性存在很大的折扣。没有准确的数据做支撑,银行就不能准确把握利润来源。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是以作业成本法(ABC)为基础,却优于ABC的一种针对间接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它以时间为载体,计算简单且准确,十分适用于间接成本占比较大的服务行业,而对于急需寻找一种成本分摊方法的银行业来说,这一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以银行某营业网点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核算该网点的间接成本费用,得到银行各产品成本,并模拟分析整个成本系统数据,识别各因素的变化对产品成本误差的影响。具体内容为:构建了面向银行营业网点的TDABC成本模型,收集了关于成本、作业、产品、流程等各要素详细而全面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得到了各个成本对象的间接成本,与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应用TDABC能够获得更全面准确有效地成本信息,找到了传统成本法的错误原因,提出了银行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然后针对成本模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探讨了当系统出现误差时,资源消耗差异性程度对总误差的影响,设计了数学期望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模拟资源消耗差异性,并对已收集数据进行拟合,组成诸多子系统,更改系统中的数据参数模拟误差,得到了误差与资源消耗差异性相互作用关系的四条结论,验证了各种差异性的大小对误差的抵抗作用,证实了Labro, E.和Vanhoucke, M.(2008)中的部分成果,使今后数据收集和模型设计到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误差,保证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面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TDABC成本模型,计算了银行产品的成本,验证了TDABC在商业银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第二:提出了应用数学期望和变异系数做为资源消耗差异性的衡量指标,模拟系统中的误差和差异性,为今后银行成本系统的设计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