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实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英语的教与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创设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设立合适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境;激励
  【中图分类号】G420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一、创设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1、营造自主合作的环境
  教室内的桌凳按小组讨论式进行摆放,教室四周布置小黑板以利于学生随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醒目的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创新实践。"通过营造这样的浓厚氛围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建立协同共事的团体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能有效合作的保证。分组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合作小组成员一般由5--6名学生构成为宜。组内成员要搭配,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而定,并进行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互赖,防止出现"搭便车"的状况,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二、设计恰当的问题
  1、选择的问题要有价值
  一个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必要;相反,如果是问题太难,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2、设计的问题要开放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唯一,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有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经过同学们
  的合作探究、思辩,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巩固旧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展开前,教师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学习提纲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学习要领、待破难点、须掌握的重点。让学生在明确了解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或把自我尚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整理、归类,为小组讨论做好思想与材料准备,有计划地带入课堂,提交给合作小组成员共同探讨。
  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要做好学生话语范围的有序调控,因为我们的课堂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而又不过多干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在师生共同研讨中,似"剥洋葱"般地逐层显现。对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的要及时予以表扬;对任务不清楚的要耐心说明;对出现问题的及时指导;对提前完成的及时检查并布置新任务;对偏离主题和受阻的及时制止或点拨,使其顺利开展。这样的课堂合作式教学,不仅能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展现自我,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判断正误、推理归纳等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得到锻炼并有所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掘,克服自闭、胆怯、羞涩等不良心理,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尊敬的团队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1、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任务,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学会质疑。
  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3、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的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4、自觉遵守组织纪律。
  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学中一般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训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已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培养出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出现对舞台、对社会的不适应。根据黄淮学院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音乐表演专业进行了课堂内外及"3+1"模式中"1"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从构建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导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的考
[摘要]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出的各种语言学习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的教学方式。当前,任务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但是,我们发现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任务型英语教学实施现状进行反思,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从而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由于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开始迅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非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前景巨大,网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16年“双11”天猫创下日销售1207亿元的奇迹。而网购与传统零售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物流,消
每一个大人都经历过孩提时代,但当他们长大了,他们往往就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  去年经典故事《小王子》再次被翻拍。我从未看过原著《小王子》,但在影片开头,我就已与影片讲述的故事产生强烈共鸣。在影片开头,作者回忆起他在孩提时画的那条吞了大象的蟒蛇,在家长眼里,那只不过是顶可笑的帽子。大人总是这样,永远不明白孩子的想法。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儿时捡到的一枚弹珠。  我将它从街道的角落拾起,捧在手心里,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