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型艾美耳球虫涓滴免疫与脉冲免疫保护效果对比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鸡群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世界公认的鸡球虫种类有7个种,其中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在7种鸡球虫中最为流行,也是我国常见的鸡球虫种类之一。本论文对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疫苗株的不同免疫方式和免疫剂量进行免疫效果比较,为了解鸡抗球虫免疫力建立过程提供依据。第一部分研究为观察堆型艾美耳球虫河源株早熟系(PAHY)涓滴免疫与脉冲免疫接种鸡后的卵囊排泄规律。低剂量涓滴免疫组鸡于1日龄开始每天接种20个卵囊/羽,连续免疫接种21天;高剂量涓滴免疫组鸡于1~7日龄时每天接种20个卵囊/羽,之后于8~21日龄时每天接种1710个卵囊/羽。低剂量脉冲免疫组于3日龄、10日龄、17日龄时分别每只鸡免疫140个卵囊/羽,共免疫接种3次;高剂量脉冲免疫组鸡于3日龄时每只鸡免疫140个卵囊/羽,之后于10日龄和17日龄时每羽鸡再分别接种1710个卵囊/羽,共免疫接种3次。两个涓滴免疫组于4日龄开始连续采集粪便监测、记录卵囊排泄数据,两个脉冲免疫组于6~8日龄、13~15日龄、20~22日龄时采集粪便监测、记录卵囊排泄数据。结果表明,涓滴免疫组第一周龄期间出现排卵囊高峰期,4日龄到6日龄间排卵囊量逐步增加,在6日龄到达到高峰期,之后逐渐减少。相比脉冲免疫组排卵囊高峰期,涓滴免疫组排卵囊高峰期有所延迟,比脉冲免疫组排卵囊高峰期延后1天。低剂量涓滴免疫组第2周龄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卵囊高峰期,高剂量涓滴免疫组第2周龄期间仍会出现排卵高峰期,但没有脉冲免疫组的高峰期明显。低剂量脉冲免疫组与高剂量脉冲免疫组均出现明显的卵囊排出高峰期,而且都在免疫接种后4天出现。经过两周的涓滴免疫和两次脉冲免疫接种后,由于鸡群产生一定的抗球虫免疫力,各免疫组在第3周龄或第三次脉冲免疫之后卵囊排出量均出现大幅下降。第二部分研究为攻虫免疫保护试验。分别于脉冲免疫的每一次免疫接种后的第7天进行攻虫试验,观察和比较堆型艾美耳球虫河源株早熟系(PAHY)涓滴免疫与脉冲免疫的免疫效果。随机抽取每个免疫组的10羽鸡进行攻虫,分析攻虫后鸡的肠道病变记分、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等指标。涓滴免疫组与脉冲免疫组经过第一次免疫周期后,进行攻虫,鸡肠道病变记分分别为:涓滴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3,脉冲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2.75,阳性对照组肠道病变记分2.75,阴性对照组肠道病变记分0。各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涓滴免疫攻虫组94.7%,脉冲免疫攻虫组93.9%,阳性对照组89.7%,阴性对照组100%。试验结果表明,涓滴免疫组与脉冲免疫组经过第一个免疫周期均不能建立坚强的免疫保护力。鸡群经过第二次免疫周期后,进行攻虫,鸡肠道病变记分为:阳性对照组肠道病变记分(2.9)>低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2.15)>高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1.47)>低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0.72)>高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0.17);各组相对增重率为:低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的相对增重率(83.3%)>高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79.5%)>低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74%)>高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72.2%)>阳性对照攻虫组(66.2%),各免疫组相对增重率明显高于阳性组;各组卵囊减少率为:低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68.3%)>高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13.3%)>高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54.3%)>低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63.4%)。经过两次免疫周期后,从试验鸡群的肠道病变记分、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等数据可以得出,各免疫组均建立了有效的免疫保护力,其中高剂量免疫组保护力较好。鸡群经过第三次免疫周期后,进行攻虫,鸡肠道病变记分为:阳性对照组肠道病变记分(2.9)>高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1.63)>高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1.4)>低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1.35)>低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肠道病变记分(1.24);各组相对增重率为:高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相对增重率(77.4%)>低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相对增重率(76.3%)>低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相对增重率(76.3%)>高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相对增重率(74.3%)>阳性对照组相对增重率(63%);各组卵囊减少率为:低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90.8%)>高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70.5%)>高剂量涓滴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65.8%)>低剂量脉冲免疫攻虫组卵囊减少率(29.3%)。经过三次免疫周期后,各免疫组均建立了坚强的免疫保护力。从试验数据可以得出鸡群进行二次免疫周期就可以获得坚强免疫力,为养鸡生产过程中疫苗使用、垫料管理等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分析堆型艾美耳球虫河源株早熟系(PAHY)涓滴免疫和脉冲免疫后卵囊排泄规律,并比较了涓滴免疫与脉冲免疫的免疫效果,为改进堆型艾美耳球虫免疫方法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之一,已被列为我国一类重点保护鸟类。其主要以淡水鱼虾为食,极易感染各种吸虫,尤其是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卷棘口吸虫是家禽和野禽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可感染人类,属于人兽共患的多宿主寄生虫。丹顶鹤感染该虫后可引起食欲不振、下痢、消瘦和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目前国内外对该虫的研究仅有形
凤凰单丛是从凤凰水仙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以及由其培育出来的品系、品种,当地茶农按照传统感官品评将凤凰单丛分为蜜兰香、杏仁香、芝兰香、黄栀香、姜花香、玉兰香、夜来香、桂花香、肉桂香、茉莉花香十大香型(品种),各香型具有各自典型的香气和滋味特征。凤凰单丛作为广东省潮州市的地方名茶,其独特的滋味及香气特性,不仅使它面向更广阔的市场,而且成为茶叶生理生化研究的重要材料,但长期以来凤凰单丛的各个品种未能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不仅光稳定性强、发射带窄、荧光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潜在生物毒性低,而且采用近红外连续激发光源激发还使其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无光闪烁和光漂白、无生物组织自发荧光以及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很多领域乃至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热点。碳点是一种近似球型且直径小于10 nm的零维碳纳米材料,由极少分子或是原子组成的纳米团簇。与粒径较大、分子量通常达到几十万的量子点相
高活性直投式发酵剂对发酵乳制品及发酵植物蛋白饮料制品至关重要,而适制性菌株的开发是实现直投式发酵剂生产的关键。本实验以实验室前期研究为基础,考察了7株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挖掘菌株潜在特性;选取1株豆酸奶适制性菌株SCB0469,对其培养条件和高密度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冻干存活率为指标,对SCB0469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研究,获得一种存活率高的保护剂配方,为豆酸奶直投式发酵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环境污染治理和开发绿色可持续能源是当今时代的两大全球性挑战。太阳能作为一种用之不竭的能源被认为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首要选择,开发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半导体材料以生产更清洁的燃料和解决环境问题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将不稳定和难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稳定易用的化学能源,以达到绿色和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目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有机半导体催化剂因为具有合适的带隙和光吸收范围,在光催化领
替米考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治疗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呼吸道类疾病和乳房炎等疾病。本研究选择课题组试制的替米考星微囊化颗粒,进行了最优工艺批的筛选,并进一步开展了最优工艺批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和稳定性考察。通过体外释放度研究筛选出替米考星微囊化颗粒的最优处方,并和泰勇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比较研究。对筛选出的最优处方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和稳定性的考察,为替米考星微囊化颗粒的生产与临床使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子宫腺体及其分泌物对雌性哺乳动物子宫接受态的建立、胚胎的植入和后续的发育都至关重要。大部分哺乳动物的雌性幼崽出生时子宫内只有一层腔上皮而没有腺体。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部分子宫腔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并向子宫基质内迁移,最终形成复管状的子宫腺体,称为子宫腺体发生。很多研究表明,敲除某些特定的基因会导致腺体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妊娠失败。但是很多关于腺体发生的深层机制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例如,哪些基因对腺体的发
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或佐剂,用以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免疫增强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主要研制一种中药多糖,用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通过用不同提取方法考察玉竹、板蓝根、广藿香、紫锥菊四种中药材的多糖提取率,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玉竹、板蓝根多糖对鸡新城疫、鸡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具体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选取玉竹、板蓝根、广藿香、紫锥菊四种中药材,分别用水浸提法、
由于石油等传统化石资源的快速消耗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研究人员开发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变为越来越重要。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体系,因其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吸引了广泛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由于储能领域的迅速发展,超级电容器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比电容小、放电速度快和能量密度低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电极材料的选择。目前使用的常见电极材料有纳米碳纤维、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
在我国,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和多酚等活性成分。凉粉草干燥的地上全草是制作凉茶和黑凉粉等产品的主要植物原料,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因而,在我国华南的一些省区,凉粉草的种植十分普遍。凉粉草的药材质量是影响相关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凉粉草药材质量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对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