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方式都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以子女对老人的照顾为依托,然而家庭规模日益缩小,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都使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公益性机构养老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同时,受到我国老年人收入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机构养老并不能有效满足老人对养老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下,子女赡养父母理所应当,老年人也更乐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利用社区服务网络把家庭养老与社区照顾结合,拓宽了解决养老难题的途径。居家养老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势结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养老保障作为民生问题的一项基本内容,向来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也是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现有对居家养老的研究大多是对问题的叙述,针对家庭养老跟机构养老的不足,提出居家养老的对策,缺乏整体的规划。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居家养老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学习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先进经验,进而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更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建立更加完整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老年生活保障。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居家养老议题的提出进行了背景分析。失能比例高、空巢现象普遍、地区分布不均、城乡差距显著等特征显现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功能,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的发展。其次,明确了居家养老的研究意义: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有助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再次是对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的文献进行综述。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框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最后是对本文创新点的描述。第二章,我国居家养老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居家养老的现状部分,首先分析了家庭养老跟机构养老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通过二者与居家养老的对比体现出居家养老的优势,是我国老人养老的新方向。简单概要了我国城乡居家养老的发展情况之后,总结出我国居家养老发展存在的问题:社区发展程度低,服务种类单一;政府职能缺位、越位;服务人员素质较低,队伍不稳定;服务资源缺少有效整合。第三章,国内外居家养老典型经验及启示。概括介绍国外居家养老发展情况,根据不同要素将国外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分类。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影响,挑选了新加坡、日本两个亚洲国家,对其居家养老模式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对国外养老服务的学习,得到了完善法律体系、扩大资金来源、强化社区功能三方面的启示。国内部分,主要通过大连、杭州、成都三个典型地区的案例来展现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第四章,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议。该部分是整个论文的重点,从三个方面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出建议。首先,政府在居家养老发展的不同时期要负责不同的职能,确保居家养老的规范性与可持续性。其次,构建居家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人、财、物多方面的支持,鼓励社区、非营利组织、企业参与其中,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要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监管。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居家养老信息化,让养老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最后,还要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强化孝道的传承,在社会上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让关爱老人成为一种习惯。逐步将居家养老服务从城市向农村地区延伸,缩小城乡差距。居家养老不是一种独立的养老方式,而是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研究局限与展望。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论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居家养老进行分析,理论性较强,实证较少。参考了一些现有的调查案例,但是数据不全,不能做进一步的分析。论文中虽然提到了我国居家养老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但是没有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希望以后有机会对其进行分析,并能够提出解决办法。随着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日益增长,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老年人服务社会化的滞后,老年人的需求就需要由熟悉的社区来满足。本文分析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家庭、机构等传统的养老主体在养老服务过程中的困境与不足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居家养老是一个普遍且具有活力的养老方式。1、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从养老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上看,居家养老具有成本较低、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接受度高等诸多优点,同时,一部分经济困难的老人也能满足养老需求,能促进家庭与社会的稳定。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巨大,作为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包容力。2、我国居家养老体系应该建立多层次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体系。居家养老不能局限于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而要建立一个综合的的保障体系,为养老服务进行监督与整合。政府、社会、家庭与个人要共同协作,建立起以规范、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3、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必须走上产业化、专业化与规模化之路。参考国外养老服务的发展经验,结果我国具体国情,我国养老服务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调动各方力量,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建立起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本文的创新点:1、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充实论文内容。在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进行利弊分析时,用到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概念;在对中西方养老方式差异方面,借鉴社会学的成果;对养老的精神慰藉方面涉及到心理学层面。2、案例选择的新视角。国外部分的典型国家不是按照一般的发达国家、或者OECD国家等经济角度进行区别,而是选择了文化相似度较高的日本跟新加坡。国内的案例也不仅仅是按照经济水平发展不同的代表地区来选择,也注重其发展模式的特点。3、多角度分析。目前大部分研究针对居家养老当前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偶尔有新的角度,但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居家养老的发展,选取典型实践,为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支柱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居家养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