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绝对额迅猛增加,占据我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地位。二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也经历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生产层次越来越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提升显著。中间产品与资本品的进口额以及进口结构与进口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使得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变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两者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分析方面,提出中间产品进口影响机制分为中间品投入产出效应,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竞争效应从而推动制造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进口资本品的的影响机制主要从国际R&D资本贸易溢出以及基于Mazumdar假说的贸易利得效应分析对中国制造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接着对2001—2010年间我国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规模与结构变化进行了现状分析,并通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探究二者之间的具体关联,首先阐述了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在十年间的规模变化,而且进口结构也有显著的调整,再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现状,并把劳动力转移以及增加值率变化等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与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联系起来,最后发现我国不同类型行业之间生产率的变动与进口结构变动之间的存在比较一致的关系,从经验分析上论证了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与劳动生产率的紧密联系。最后本文分别以中间产品的进口以及资本品进口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结论如下: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显著的促进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且,针对资本品来源国转移,以及资本品与中间产品进口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比较也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品进口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弹性更大,即目前我国资本品进口向新兴及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现象不利于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中间产品相对于资本品进口对劳动生产率的弹性更大,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效果似乎更为明显,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中间产品与资本品进口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